摘要 近日,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與成都市人民政府在成都簽署了中材集團西部新材料生產基地戰略合作協議,隨即,基地的啟動項目年產10萬只多晶硅鑄錠用石英陶瓷坩堝生產線開工建設。根據協議,中材...
近日,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與成都市人民政府在成都簽署了中材集團西部新材料生產基地戰略合作協議,隨即,基地的啟動項目年產10萬只多晶硅鑄錠用石英陶瓷坩堝生產線開工建設。根據協議,中材集團及所屬企業將在位于新津縣的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功能區投資30億元,重點進行復合材料、人工晶體、工業陶瓷、玻璃纖維等新材料的研發和生產。
中材集團所屬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石英陶瓷坩堝項目為基地的第一期項目,首期投資2.2億元,計劃于 2012年1月31日前 ,5萬只石英陶瓷坩堝生產線建成投產。
中材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業,是我國唯一在非金屬材料業擁有系列核心技術和完整創新體系的,集科研、設計、制造、工程建設、國際貿易于一體的創新型、國際型、價值型企業集團。中材集團為國務院首批56家大型試點企業集團之一,在國家計劃內實行單列,連續多年位居中國企業500強,在技術創新方面實力雄厚,具有投資、研發、技術、制造、工程承包、人才等方面的綜合競爭優勢。截至2010年年底,資產總額超過760億元,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利潤總額超過45億元。
中材集團主要從事非金屬材料制造業、非金屬材料技術裝備與工程業、非金屬礦業三大主業,擁有玻璃纖維技術、復合材料技術、人工晶體技術、工業陶瓷技術、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及裝備技術、非金屬礦深加工工藝與裝備技術等六大國家級系列核心技術。
中材集團目前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水泥制造商,玻璃纖維產能位居國內第二、全球前三;應用復合材料技術的1.5兆瓦以上級風力發電葉片的產業化制造技術引領了我國風電葉片的發展方向。
在水泥技術裝備與工程服務領域,中材集團2010年國內大型化水泥生產線新建項目的市場占有率超過85%,國際市場占有率達40%,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
中材集團目前擁有7家上市公司,包括中國中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寧夏賽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甘肅祁連山水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新疆國統管道股份有限公司。
中材集團“十二五”發展目標顯示,到2015年,資產總額超過1500億元,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500億元,實現利潤總額超過150億元,科技貢獻率超過75%,海外營業收入達到集團總收入的50%以上。其中材料制造業方面,營業收入超過700億元。中材集團“十二五”期間將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成都是國務院確定的西南地區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已成為國家高科技技術產業基地和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并被國家發改委列為開展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的試點之一。成都市經濟發展水平西部第一,綜合實力位居西部首位。2007年,成都成為繼上海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之后的又一個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具備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中材高新是中材集團重要的子公司之一,主要從事非金屬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應用,是我國先進陶瓷材料和人工晶體行業最大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在激光倍頻材料、光電子通訊材料、超硬材料、工業陶瓷等非金屬新材料領域擁有一批國家級的核心技術和專業研發隊伍,引領著中國先進陶瓷材料技術與產業的發展方向,已在山東、江蘇、江西等地建設了一批新材料產業基地。
石英坩堝產品是制造太陽能電池硅錠生產的配套產品,是一次性鑄錠用產品,需求量大,具有巨大開發利用發展前景。中材高新在國內陶瓷制品行業處于領先地位,獨創的注凝成型技術添補了國內空白,研制開發的多晶硅鑄錠熔融石英坩堝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打破了國外同類產品的壟斷。2008年,中材高新在江西新余進行規模化生產,產品具有高成品率、高出材率、高安全性等特性,并生產出了全球第一個800KG超大尺寸坩堝,產品性能和工藝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中材高新石英陶瓷坩堝的產能目前為25萬只,根據其“十二五”規劃,將逐步建成江西、江蘇、西南、西北四個產業基地,到2015年,產能將達75萬只。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