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地方能源大鱷即將浮出水面。
“組建西南能礦集團目前是省政府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現在正在抓緊制訂公司章程,選擇負責人,特別是抓緊落實注冊資本。”8月29日,貴州省國資委一位人士對記者說。
根據組建方案,西南能礦集團將由西南能礦股份有限公司,與貴州省地質礦產資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貴州省頁巖氣開發有限公司等共同組建。
“目前方案正在細化過程中,西南能礦股份有限公司將直屬貴州省國資委,省內一些重要礦業單位,包括省地礦局以及盤江集團等都將參與。”上述人士說。
成立分兩步走
在此之前的8月8日,貴州省委書記、省長趙克志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西南能礦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組建方案》。
根據組建方案,西南能礦集團經營范圍包括礦產資源開發投融資,投資優勢礦產資源整裝勘查和磷礦、鋁土礦等的探、采、選、冶及精深加工等。注冊資本將分兩步落實,首期60億元,計劃實收資本13.93億元,礦業權預估價值46.07億元。而第二步,貴州省擬將224個礦業權配置給西南能礦集團,折價作為第二期注冊資本。
此外,若集團上市,礦業權價款集中繳納,省及省以下分成部分返還給公司并增持省級資本金。西南能礦涉及的國有土地出讓金省及省以下部分全額返還公司,轉增省級資本金。
在國信證券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師彭波看來,通過建立省管礦產資源投融資平臺,貴州省將加強對礦產資源的運籌力度。
貴州是礦產資源大省,目前在全省已發現礦產100多種,其中汞、重晶石、磷、鋁土礦、錳、煤和金等在全國名列前茅。
然而,由于長期缺乏投融資渠道,這些資源并未得到系統開發。小而散,是貴州礦業的一大特點。
“貴州在投融資方面確實有點落后。” 貴州省國土資源廳礦產開發管理處一位人士對記者說,貴州礦業企業規模小、實力弱的問題長期存在。因為缺乏有實力的投資方和礦產資源整合者,貴州一度小礦區泛濫,而且小礦權糾紛很多,以至于目前貴州新礦權確認緩慢。“由于缺乏相應的投融資平臺,貴州省坐擁富礦卻無法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長期以來靠賣礦、賣資源換取經濟發展,這等于是‘為他人做嫁衣’。”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貴州省推動礦產資源整合重組的力度非常大。就在省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的《西南能礦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組建方案》的第二天,貴州省委書記長趙克志又出席了全省礦產資源一體化開發利用工作會議。
趙克志強調, 要在煤、電、磷、鋁、鋼等資源的開發利用中,通過創新體制機制,調整產業布局,優化資源配置,推進企業重組,形成煤電磷、煤電鋁、煤電鋼、煤電化上下聯動、相互融合發展的格局,以實現資源就地就近轉化和產業效益最大化。
融資平臺先行
對于西南能礦集團的前景,貴州省國資委人士表現得頗有信心。“國發2號文件對貴州的促進作用很大,我們有機會從上級部門確認更多新的礦產權屬,因此對外融資計劃也是非常迫切的,只要先把平臺搭起來,證券、信托、基金很多模式都可以運作。”
國發2號文件,是指今年3月國務院通過的《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出,“(貴州要)做大做強能源產業,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重點發展大型企業集團。穩步推進礦業權整合,提高資源勘查開發規?;?、集約化程度。”
“西南能礦集團將以貴州省地質礦產資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為依托,目前這家公司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對外引進資金、技術合作經驗,現在的一大問題是資金實力還不夠,因此引入具有實力的股東很重要。”上述貴州省國資委人士說。
資料顯示,貴州省地質礦產資源開發股份公司,前身為貴州省地質礦產資源開發總公司,2008年通過改制,成為貴州省地礦局控股、地勘單位參股的股份公司。近年來,公司相繼引進澳大利亞澳華黃金有限公司、福建紫金礦業集團公司、加拿大APAC礦業公司、加拿大AMINGO資源有限公司、香港新恒基礦業有限公司等國內外知名礦業企業合作風險勘查開發貴州礦產資源。
根據西南能礦集團組建方案,西南能礦集團股東還將包括貴州國資委旗下大型煤炭企業盤江投資控股(集團)。作為中國南方最大的煤炭工業企業,盤江投資控股(集團)旗下擁有上市公司盤江股份(600395.SH),在投融資方面具有豐富經驗。
除本地企業之外,貴州省能源礦業引資的更大重點則是外部資金。
8月28日,貴州省地礦局與IDG資本、金世旗國際控股就開發貴州省內頁巖氣簽署合作協議。按照合作協議,貴州省地礦局將與IDG組建合資公司,與金世旗形成合作伙伴。
IDG是專注于中國市場的專業投資基金。而作為上市公司中天城投的控股股東金世旗旗下的貴州聯和能源清潔燃料有限公司則長期致力于貴州省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
“貴州省頁巖氣資源位列全國第四,目前黔北地區已被納入國家頁巖氣先導試驗區,未來這部分發展的潛力很大。” 彭波說,貴州省與風險投資巨頭IDG的合作應該只是一個開始,未來以西南能礦集團為平臺,將會有更多的金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