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穩增長”措施有望出臺 8月降準仍可期
7月份,中國官方PMI小幅回落至50.1%,但降幅繼續縮小。與此同時,反映中小企業經營狀況的匯豐PMI也回升至三個月高位的49.3%。兩項數據均表明,經濟企穩跡象進一步明顯。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受需求疲軟影響,經濟下行壓力仍存。分析人士指出,更多“穩增長”措施將出臺。此外,貨幣政策仍會有所動作,按照央行每季度降準一次的操作,8月份仍是降準敏感窗口。
制造業活動“淡季不淡”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1%,比6月微幅回落0.1個百分點。
從11個分項指數來看,同6月份相比,只有原材料庫存指數略升,其余指數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產成品庫存指數降勢突出,降幅達到4.3個百分點,指數下降到48.0%;生產指數回落至51.8%,為去年12月以來的最低。
“7月份PMI指數降幅繼續縮小,表明經濟增長筑底企穩跡象進一步明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說。
張立群指出,新訂單指數的降幅明顯縮小;原材料采購指數略升,產成品庫存指數繼續加快降低,預示庫存調整活動接近尾聲。受穩增長各項政策效果的影響,未來市場需求增速預計將穩中略升。企業訂單減少態勢有望改變,經濟增長水平將趨于穩定或略有提高。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也指出,從歷史來看,7月份向來是淡季,但此次數據呈現“淡季不淡”現象,顯示制造業擴張動力在“穩增長”的政策推動下已經出現了企穩跡象。
盡管7月PMI并未如市場普遍預料般回升,但并不妨礙市場對經濟企穩的預期。事實上,近期一系列經濟數據也都指向“經濟企穩”的方向。
昨日同時公布的匯豐中國制造業PMI就出現回升。7月匯豐制造業PMI終值為49.3%,盡管這一數據低于初值,但仍創下近三個月新高。并且,其較6月終值高達1.1個百分點的環比升幅,亦為21個月以來最大。
與官方PMI主要以大中型企業不同,匯豐PMI樣本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很多出口企業為中小企業,因此,匯豐PMI回暖也暗示中小企業經營有所改善,出口有回穩跡象。
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為7.6%,創下三年來最低水平,不過,張立群預計,“第三、四季度經濟增長率可能在二季度水平上保持穩定或略有提高,全年經濟增長率有望保持在7.5-8%之間。”
更多“穩增長”措施露面
盡管中國經濟增速正在企穩,但由于內外需仍然疲軟,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
從昨日PMI分項指數中可以看出,新訂單指數為49%,比6月下降0.2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低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市場需求繼續呈回落走勢;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5%,雖比6月回升0.3個百分點,但仍位于臨界點以下;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兩月回落至50%以下,后期出口增速有可能趨弱;部分行業,特別是原材料工業增速持續下滑。這些情況說明當前經濟發展下行壓力依然沒有完全消除。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稍早也指出,“國內最突出的問題是經濟下行壓力仍然比較大”,因此,在本周二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下半年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加大對發展實體經濟的政策支持。
此前,政府除年內兩度降息和兩次下調存準外,還在大力推進結構性減稅,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并出臺各種促進消費和投資舉措。不過,分析人士指出,在經濟年中定調“穩增長、控房價”后,更多相應舉措會出臺。
以“穩投資”為例,除了中央加快鐵公機等基建投資外,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新投資項目。湖南長沙市日前就宣布逾8000億元的投資計劃。野村證券認為,更多地方政府可能會效仿長沙推出新方案,預計刺激計劃下半年將加速。
此外,通脹進一步回落為貨幣政策進一步放松提供了空間,多位分析人士預計,下半年央行仍會繼續降息降準。
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預計,8月會再度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年內還會有一次降息,而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認同8月降準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