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總署7月份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8398.4億美元,同比增長8%,其中出口9543.8億美元,增長9.2%。在所有出口產品中,由于陶瓷出口遇到多重阻礙,情勢不容樂觀。而近日據佛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陶瓷科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經佛山檢驗檢疫局出口的陶瓷產品共計25587批,同比增長13.23%,出口貨值總金額7.05億美元,同比增長23.25%,其中衛生陶瓷出口貨值總額為2422.37萬美元,同比增長6.34%。
新興市場行情持續走好
從出口的國家來看,出口陶瓷排在前10位的國家依次是巴西、美國、泰國、墨西哥、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尼西亞、哥倫比亞、南非、韓國。其中巴西增長16.45%、美國增長12.40%、泰國增長31.77%、墨西哥增長76.29%、澳大利亞增長9.53%、加拿大增長76.19%、印度尼西亞增長276.70%、哥倫比亞增長75.50%、南非增長70.31%。從出口的地區來看,南美市場、東南亞、中東、非洲都是增長比較大,歐盟上半年還是呈下降趨勢,同比出口額下降29.26%。
從數據分析中發現,增長最多的國家是埃及、厄瓜多爾、印度尼西亞,分別同比增長376.59%、300.80%、276.70%,這些多為新興市場。埃及近年來建筑業發展迅猛,是中東最大的單一市場。去年9月,佛山多家出口公司取得厄瓜多爾進口瓷磚許可證,出口態勢看漲。中國出口瓷磚在印度尼西亞擁有價格優勢,同類產品還低于印尼價格。而巴西則因為是2014年世界杯足球賽和2016年奧運會的主辦國,這兩大體育賽事直接刺激了巴西的公共建設,并促進了其他相關投資和市場開放。
呈負增長的國家分別是韓國、印度、新加坡、俄羅斯、阿聯酋、科威特、黎巴嫩,其中科威特的負增長達到40.66%,阿聯酋的負增長達到36.29%。據了解,自2001年7月,印度首先對我國拋光磚反傾銷案展開調查,國內陶瓷企業應訴的只有一家,但僅有的一家企業卻因為印度有關法規而不具備應訴資格,結果使我國的陶瓷產品在印度被征收247%的高額關稅。而2005年11月,韓國在對我國產瓷磚發起的反傾銷案中做出初裁,建議政府征收7.25%-37.4%的反傾銷稅。反傾銷稅的征收,增加了貿易壁壘,同時也使佛山對這些地區的出口受到重創。
外需趨穩企業審慎樂觀
今年上半年,行業內有很多悲觀論調,有業內人士表示,陶瓷行業部分企業開工不足,部分品牌企業銷售均同比下降。陶瓷行業低迷情況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還要艱難。然而以上數據卻顯示,在內銷不景氣的情況下,佛山陶瓷出口在逆勢中保持了一定的增長。
業內人士分析,近年來我國外貿形勢一直處于波動之中,但瓷磚出口一直保持穩步增長。目前,瓷磚出口企業對歐美市場的貿易依賴度在下降,新興市場增幅加大,新的國際貿易格局正在形成,企業應該尋找機遇,更多關注國際市場的空白地帶,瓷磚外需始終很大,下半年企業可以保持審慎樂觀。
據新明珠陶瓷集團國際事業部總經理吳敏剛介紹,上半年新明珠陶瓷出口遇到一定的壓力,尤其東南亞等地區的出口形勢不好,出口巴西雖有一定程度的增長,但大多為低檔磚,這種增長遠遠趕不上CPI的增長速度。不過,他表示,對新明珠下半年的出口形勢持樂觀態度,相信下半年的出口會有所增長。
佛山市悅華興業進出口有限公司高級商務主任胡錕恒表示,佛山上半年的陶瓷出口情況和去年相比基本持平,但由于陶瓷的出口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對下半年的出口情況仍無法預估。
廣東省一直以來是我國最大的陶瓷生產和出口基地,并且陶瓷的出口已連續多年保持快速增長,而廣東的出口企業以佛山、深圳和潮州三地為主,其中佛山的出口額占廣東省出口總額的40%。
盡管長期以來中國陶瓷行業高速增長的弊病日益凸顯,在目前宏觀調控對房地產的打壓、國內企業成本不斷上漲和匯率波動幅度較大的影響下,同時又受歐債危機、國外反傾銷以及不斷出臺新的技術性貿易措施等因素的阻礙,嚴重影響了陶瓷企業的出口業務。為幫扶佛山陶企走出困境,經廣東省中小企業局批準,佛山檢驗檢疫局成立了廣東出口陶瓷與建筑材料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近兩年來,公共技術平臺專家不斷認真研究國內外技術標準法規、多方溝通和協調,不僅使厄瓜多爾INEN、菲律賓DTI-BPS等國家官方政府認可佛山檢驗檢疫局出具的證書,還和巴西陶瓷中心(CCB)、美國國際法規委員會(ICC-ES)等國際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旨在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技術服務、評價服務、咨詢服務、檢測認證五大服務體系。公共技術平臺的一站式服務極大地方便了陶瓷企業的順利出口,在前期咨詢、產品檢驗、驗貨監裝以及和國外組織的溝通協調等方面不斷為企業著想,極大地促進和方便了中國的陶瓷產品進入新興市場,助推佛山陶企在逆勢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