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7月3日至4日,鄭州市委書記吳天君帶領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調研了鄭州市科技創新工作,與部分駐鄭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負責人進行座談。吳天君強調,要進一步深化認識,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強...
7月3日至4日,鄭州市委書記吳天君帶領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調研了鄭州市科技創新工作,與部分駐鄭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負責人進行座談。吳天君強調,要進一步深化認識,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強化保障,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推進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建設。
市領導孫金獻、王躍華、馬健一同調研。
連日來,吳天君一行先后察看了鄭州大學高溫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鄭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鄭州漢威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鄭州機械研究所、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27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13研究所、鄭州四方達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與鐘香崇院士、部分企業家和科研人員進行廣泛交流,全面了解我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情況、重大科技專項實施情況和科研機構成果轉化情況,共同研討推進我市科技事業發展的有效措施。調研期間,吳天君一行還察看了市科技局服務大廳、市科技企業孵化器服務中心、市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市技術市場交易服務中心、市科技信息中心和市科技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情況,詳細聽取了鄭州市科技創新工作匯報,并與有關企業和科研院所負責同志進行座談。
吳天君指出,要從戰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科技創新是我們加快鄭州都市區建設、參與新一輪競爭發展的首要條件;從經濟轉型的高度,充分認識科技創新是我們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手段;從建設中原經濟區責任擔當的高度,充分認識科技創新是我們搶占先機抓發展、爭創優勢引未來的必然選擇,進一步提高站位,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科技創新加快推進鄭州都市區建設。
吳天君強調,要準確把握鄭州市科技創新的總體思路: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突出“創新環境營造、研發中心建設、科技成果轉化、信息工業融合”四大重點,努力構建內生與外源、自主和開放、持續與跨越相統一的自主創新體系。科技創新的奮斗目標是,按照“全國找坐標、中部求超越、河南挑大梁”的要求,謀劃和實施“三年翻番、五年跨越”,努力實現“四個趕超、兩個突破、一個融合”的目標,在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加值、專利申請量授權量、科技成果轉化、技術合同成交額等方面趕超國內先進城市,著力實現研發投入占GDP比重、科技進步對國民經濟增長貢獻率的新突破,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形成具有國家意義、體現中部特色的自主創新體系架構。
吳天君要求,要“樹立一種導向、構建五大體系”,即進一步強化科技引領發展的理念導向,著力構建以政府為主導的政策環境保障體系,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政結合的區域型科技創新體系,以項目為帶動的品牌企業持續發展壯大的現代產業支撐體系,以服務支柱產業和培育先導性企業為重點的產業聯盟研發組織體系,以科研院所、企業研發中心、高新技術人才基地為陣地的人才隊伍支撐體系,促進經濟發展從要素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從注重內部研發向內外結合研發轉變。
吳天君強調,要突出重點,強力推進,努力開創鄭州市科技創新工作的新局面。一要著力營造兩大環境平臺,即全力打造鼓勵科技創新研發的環境平臺和鼓勵科技成果轉化的環境平臺,建立配套支撐服務體系,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積極性,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二要引導和扶持全市各類企業構建研發平臺。力爭三年內全市2000家以上企業建立起企業研發中心。三要認真梳理整合各駐鄭高校、科研院所資源,推進產學研政結合,培育更多年產值超十億、上百億的研發機構產業基地。四要圍繞我市工業和服務業主導產業,多層級開發,多渠道聯合,建立起支撐我市主導產業跨越發展的科研體系。五要大力培養和引進科技創新人才,培育一批科技領軍人物,帶動一批科技創新團隊,造就一支富有創新精神的優秀企業家隊伍。
吳天君指出,要強化保障措施,落實工作責任,確保科技創新工作扎實有效開展。一要加強領導,強化責任,做好對科技創新工作的統籌協調和規劃指導,建立工作目標明確、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二要加大投入,強化自主創新經費保障;三要齊抓共管,鼓勵探索,包容失敗,營造崇尚創新的良好環境,形成全社會廣泛支持和參與科技創新工作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