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月18至19日,國土資源部組織驗收組,對歷時7年的廣西平果鋁土礦采礦用地方式改革試點工作進行了總結驗收。驗收組實地檢查了試點現場,查閱了試點成果資料,聽取了廣西國土資源廳、平果縣...
4月18至19日,國土資源部組織驗收組,對歷時7年的廣西平果鋁土礦采礦用地方式改革試點工作進行了總結驗收。
驗收組實地檢查了試點現場,查閱了試點成果資料,聽取了廣西國土資源廳、平果縣政府、中國鋁業廣西分公司關于試點實施情況的匯報,經認真討論研究,一致同意平果鋁土礦采礦用地方式改革試點通過驗收。
驗收組認為,廣西平果鋁土礦采礦用地方式改革是礦業用地供應方式的實踐創新,兼顧了農民、企業、政府等多方利益,實現了資源可持續利用、礦業用地與當地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是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和諧發展的具體體現,完成了試點目的,達到了試點方案的要求,試點是成功的,達到了預期目的。
平果鋁土礦采礦用地方式改革試點取得了多方面的試點成果。一是試點對淺埋藏、短周期采掘礦業用地的利用方式和機制進行了創新,形成了礦業用地完善的新制度、新方法,取得了新突破、新經驗,完善了土地管理制度和機制,試點符合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總方向,有利于保護耕地、促進土地資源優化配置和維護農民土地權益,有利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了企地和諧,在全國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和帶動作用。二是試點土地復墾后還地于民,土地所有權、使用權沒有改變,土地農業用途不變,農民沒有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同時復墾地還地于民,耕作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耕地質量有所提高,保證了糧食生產,維護了農民的土地權益,為全國實現科學發展、構建社會和諧提供了借鑒和示范。三是試點嚴格按照國土資源部批復的試點方案實施,試點范圍嚴格控制在平果鋁土礦范圍內,沒有突破批復的試點范圍,并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圍繞試點范圍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技術規范,可操作性強,符合節約集約用地的基本要求。
驗收組建議,廣西區人民政府要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進一步細化和完善試點成果,形成制度和機制,并推動試點在廣西區內同類型礦種同類開采條件礦山用地中擴大試點。在擴大試點取得成功的基礎上,可推廣到全國類似礦山企業其它礦種礦山用地中試點。
據了解,國土資源部于2005年批準此采礦用地方式改革試點,這是全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個臨時用地試點。試點得到了廣西區黨委、政府,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百色市、平果縣政府及相關部門,中國鋁業公司及廣西分公司的高度重視。試點實施以來,中國鋁業廣西分公司已累計完成五個批次8403.552畝用地報批,累計實施完成工程復墾3330.162畝,已實施還地1802.114畝(其中耕地1318.240畝)。
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胡存智,廣西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肖建剛,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文軍,中國鋁業廣西分公司總經理武建強、副總經理劉曉輝,百色市副市長李建文,平果縣人民政府縣長韋正業,廣西自治區、百色市、平果縣國土資源部門及廣西分公司礦山有關部領導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