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關于機械工業和機床工具行業的經濟運行形勢2007年,我國機械工業以及機床工具行業仍在高位運行,增長速度未見明顯變化,增幅依然超過30%,各行業的發展仍然不平衡。因為這方面的宣傳報...
1 關于機械工業和機床工具行業的經濟運行形勢 2007年,我國機械工業以及機床工具行業仍在高位運行,增長速度未見明顯變化,增幅依然超過30%,各行業的發展仍然不平衡。因為這方面的宣傳報道較多,大家從各種渠道都有所了解,在此就不過多介紹,只簡述一些基本情況。
1.1 機械工業總體運行狀況
2007年,機械工業可望完成總產值6萬億元,增加值可望達到1.7萬億元。其中,工程機械行業增長速度最快,達到40%以上;機床工具、石化、重型、電工、基礎件、汽車等行業都超過30%;農機行業則繼續下降,低于機械行業平均水平近16個百分點。在貢獻率方面,汽車行業占35%,電器行業占30%,這兩個行業占了六成以上;機床工具行業所占比例不到4%,但也是歷史最高點。
在進出口方面,機械工業預計將完成交貨額137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30%以上,增速提高了5個百分點,有所減緩。進出口總額達到3200億美元,增長27%。其中,出口預計達到1700億美元,增長42%,順差繼續增長,其中工程機械、重礦、農機、汽車、石化等行業都超過了45%。
2007年,一批國產重大關鍵設備投入運行,例如,為30萬噸/年合成氨裝置配套的我國首臺高壓煤漿隔膜泵已完成4500小時的工業運行;三峽右岸我國首臺70萬千瓦發電機組運行百日穩定可靠,等等。
1.2 機床工具行業總體運行狀況
我國機床工具行業2007年預計總產值(按國家統計局口徑)約為26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30%~35%,其中數控金屬加工機床預計可達到12萬臺左右。從產量上看,金切機床可以達到58萬臺左右,同比增長15%;鍛壓機床達到15萬臺以上,同比增長20%;木工機床等也有少量增長;工具增長可達到17%。
機床工具行業經濟運行有如下特點:
(1)市場空前繁榮。“現在只要有人敢做就有人敢要”這句話雖然有些夸張,但確實反映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市場現象,即令人高興,也令人擔憂。市場需求也出現了一些結構上的變化,一是大型、重型機床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抽樣分析資金結構從1/20提高到1/10;二是在數控機床中,較高檔次產品的需求量不斷上升,需求量從1/10提高到1/7;三是成套成線產品的需求量不斷提高,有些企業一次就采購上百臺加工中心或數控機床。這些結構上的變化從一個方面反映了用戶對國產數控機床的信任度在不斷上升。
?。?)制造企業增加迅猛,企業間的規模、水平、質量差距明顯。配套日益完善,但高水平的配套件仍以國外、境外為主。目前進入國家統計局統計范圍的機床工具制造企業大約有4000多家,實際上許多地區僅一個省就有3000多家。據保守估計,目前全國機床工具行業至少有5萬家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黑遼、陜甘寧及西南地區。現在聽到一個完全陌生的機床廠名字是非常普遍的事,千萬不要為你的孤陋寡聞感到慚愧。制造企業的不斷增加,為機床工具工業的壯大提供了基礎,但也為行業調整優化、提高整體素質增加了難度。
?。?)進出口總量不斷增加,但總體上沒有質的變化,“高端失守、低端混戰”的局面雖有較大改觀,但“高檔精加工靠進口,中低檔粗加工靠國內”的市場心態沒有明顯變化。近來,由于我國總體貿易順差較大,部分政府部門制定了一些不利于我國機床工具等機械行業出口而優惠進口的政策(這是前所未聞的事),將有可能減緩我國機床工具產品結構優化的進程。
2 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的機床工具行業
2008年將是在中國歷史和經濟發展史上值得重筆大書的一年。不僅因為2008年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行,更重要的是,新一代中國領導人、新一屆中央政府將全面領導中國社會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勢不可擋,但又存在各種變數和隱憂。中國經濟面臨新的觀念、新的發展、新的挑戰和新的問題。在如此繽紛多彩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將如何應對引人矚目。在此,我們需要思考以下問題:
?。?)如何看待近年來機床工具行業的發展?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的發展速度從未低于15%(年增長率),一般都在20%以上運行;年銷售額從400多億元增加到2000多億元。機床工具行業的各個小行業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梢哉f,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已從一個以戰略地位為主的基礎性行業逐步發展為戰略地位與經濟地位并舉的重要的基礎性和支柱性產業。在沈陽、大連、齊齊哈爾、遼寧、廣東、重慶、山東、江蘇、陜西等省市和中心城市,機床工具行業都已成為當地經濟支撐和產業集聚的標志。
對當前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的現狀分析存在兩種觀點:
?、傥覈鴻C床工具行業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進入恢復性增長以來,已擺脫政策性、技術性制約因素,從沉迷中復蘇。連續八年多的增長使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從規模上已進入世界前三名。雖然還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但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已趨于成熟,今后的發展將是以創新、提升、優化為主要模式。有位老專家說:現在的情況是,中國機床行業只有不想干的、不愿干的和用戶不愿讓你干的,而沒有不能干的。這種觀點在行業內部大概占到60%,在用戶那里占到40%。
②有些人士認為,我國機床工具行業雖然擺脫了低迷時期,有了長足發展,但核心技術掌握不多,關鍵品種發展不強,企業集中度不高,整體發展動力不足、基礎不牢。因此,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并沒有質的變化,只有量的遞增。也有一位業內著名人士說:我國機床行業是用戶要求高的干不了,用戶要求低的都想干,叫“高端失守、低端混戰”。這種觀點在行業內部占到40%,在用戶那里占到60%。
依此,必然有第三種觀點,稱為“騎墻派”也好,是客觀現實也好,我們不作評價。但是,有幾點大家都認可的共識:第一,中國的機床工具行業確實有了巨大進步;第二,中國的機床工具行業還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第三,中國的機床工具行業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上至中央領導,下至各部門和地方政府,外到國際著名企業,內到民營老板,方方面面都很關注??梢钥鋸堃稽c說,幾乎沒有哪一天哪一張大報不提及裝備制造業、機床行業、數控機床的。前面我說過,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已從一個戰略性的基礎性行業上升為戰略性和經濟性并存的基礎性和支柱性產業。從東北到西南,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從西北高原到東南水鄉,很多地方都把機床工具行業作為當地重要的產業支撐和經濟動力。
我的觀點也不見得完全正確,只是代表了一種觀點,這就是:中國機床工具行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現在的發展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但我們還沒有能力或者說我們還沒有做好準備完全把握住這一機遇,我們丟失了一部分機會,成效并不十分理想,我們的市場占有比例沒有大的提升,產品結構沒有突破性的變化,“大而不強、廣而不精”仍然是我們行業需要改進的弱點。我們曾經跟蹤統計了100個以機床為主的招標項目,結果表明,外商中標占78%,國內只占22%。
?。?)中國機床工具行業對國家、對市場的貢獻有多大?
全國工業總產值約為30萬億元,其中機械工業約為6萬億元,而機床工具行業產值為2600億元,約占機械工業總產值的4.3%。按總產值計算,機床工具工業顯然不是主力,歐美、日本等國的機床工業在國家經濟總量中,按價值算基本都是處于這個位置,這不足為奇。但就社會效益而言,雖然沒有整體的數字概念可供衡量,但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屬于重要的基礎性行業,為整個裝備制造業(包括汽車、發電、重型等)和國防工業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具體表現為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和迫使國外產品降價、提供關鍵性和大批量的加工設備、保證國防裝備的先進性等等。
從市場需求來看,全國機床工具產品的市場需求總價值為2000多億元人民幣,其中國內可提供70%以上的產品(指機床工具的所有產品,而非僅指金屬加工機床),進口產品占640億元人民幣??偟膩砜矗趪鴥仁袌?,國產產品仍占主導地位。當然,對產品的結構還要分析,高端產品可能是倒三七開,即國外產品占70%,國內產品占30%。
機床工具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社會和大眾對機械工業、裝備制造業的看法和某些傳統觀念,促進了社會進步。大家知道,機床是機電一體化應用最早的載體,而“數控機床”、“數控系統”等近年來已成為各級領導、企業家和社會大眾廣泛知曉的技術產品代名詞和熱點話題,從而提高了人們對裝備制造業和機床工具行業的關注度,許多地方的領導都在關注這一行業的發展,一些已發展成氣候的民營企業家(如萬向的魯冠球、海天的張靜章等)以及三一重工、新瑞集團等著名企業都開始涉足機床行業。規模較大的民營企業的介入,為機床工具行業的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特別是他們在營銷策略上的新理念、敢于承擔風險的進取精神以及對新技術的不懈追求,將會給機床工具行業帶來重組活力,并促進行業結構的優化調整。
2008年將是機床工具行業又一個發展之年。但是,我們必須對各種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保持清醒的認識。例如,各方面的漲價壓力不斷增大,人民幣升值壓力難以緩解,國家政策在WTO框架下進行內外平衡調整,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國家將對新開工項目實行嚴格控制等,這些因素都將適當減緩發展速度和降低增長幅度,但總的發展格局不會有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