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上半年,盡管受到歐債危機以及成本上漲的影響,但江都汽車工業發展速度不減,與去年同比增幅30%以上。目前,全市汽車行業總資產45億元,共有整車生產企業8家,零部件企業100余家,...
今年上半年,盡管受到歐債危機以及成本上漲的影響,但江都汽車工業發展速度不減,與去年同比增幅30%以上。目前,全市汽車行業總資產45億元,共有整車生產企業8家,零部件企業100余家,其中規模企業85家。10月19日,江淮汽車集團簽約江都,將在該市投資20億元,新上年產10萬輛皮卡及多功能越野車(SUV)項目,江都汽車的產業集聚效應開始顯現。江都市汽車工業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近年來,美國喬丹公司、日本電裝公司、香港宏運公司、江淮汽車集團、九龍汽車等一大批企業集團加盟江都汽車產業。2007年,江都被認定為江蘇省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2009年,全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實現開票銷售27億元,占該市工業的10%左右。
作為國內新興的汽車品牌制造商,仙城工業園區里的江蘇九龍汽車制造有限公司集汽車研發、生產、銷售、服務、進出口貿易為一體,盡管成立僅3年,卻已經成為國內輕客市場龍頭生產企業。在今年國內汽車銷售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九龍銷售卻增長了50%。九龍在國內輕客市場的一飛沖天引起了國際廠商的關注,幾家歐美巨頭企業先后前來考察,近日韓國客商也邀請該公司在韓國建廠合作。不過九龍顯然志不在此,他們從德國進口了 12個焊接機器人,將生產線進一步升級,并耗資2000多萬元改進軟件,準備向國際輕客先進廠家目標邁進。
園區內的另一家企業江蘇奔宇車身制造有限公司則是從單一的汽配企業成功轉型的代表。該公司戚榮付董事長告訴記者,公司能夠有今天的地位,與日立的合作非常關鍵。在2007年,日立開始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尋找合作伙伴,來奔宇考察不下十次,為了考驗奔宇產品的漆面附著力,除了使用專門的儀器進行考察外,還隨身掏出一支筆在車身隨處涂劃,最終日本專家非常滿意,2008年雙方正式簽訂協議,兩家的合作可謂雙贏,日立通過在奔宇的采購,兩年節省成本達1.5億元人民幣,而奔宇則向日立學到了國際先進的管理經驗和部分先進的技術,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品質最優、產量最高的工程施工機械駕駛室設計制造基地。
仙城工業園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局局長鄒宏斌認為,江都能夠成為省級的汽車產業集群并非偶然。該市汽車生產有江淮客車系列、九龍汽車系列、女神汽車系列、電動車系列,一個縣級市具有四大汽車系列,在全國也不多見。該市生產的整車主要有大中型中高檔客車、微型貨車、專用汽車、電動車等,汽車零部件產品主要有車身覆蓋件及附件、汽車鑄鍛件、汽車內飾件、汽車電子電器、汽車空調、車用制冷產品、車用化工產品以及其它零部件等8大系列100多個品種。汽車企業非常看重配套,而江都合作配套優勢早已形成。江都汽車零部件企業大多為長三角配套,配套半徑短,物流成本低,與一汽、二汽、玉柴、柳工、徐工、福田、長安、金龍等數十家國內知名品牌汽車整車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還與西安大學、江蘇大學、上海交大、安徽合肥汽動研究所、南汽研究中心等數十家科研院校建立了研發生產合作關系。
此外,鄒宏斌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人才資源優勢。“江都汽車行業培育了1萬多名技術工人,江都的鈑金工、鉗工、焊工遍布全國各大汽車制造企業。同時,江都汽車行業的老板與全國各大汽車制造企業的老總保持著一定聯系和交往,江都汽車產業后勁強在省內乃至全國汽車業內得到廣泛認同,國內除了老的幾大汽車工業基地,就屬江都聚集的汽車產業人才最多。”
江都市委書記倪士俊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計劃到2015年,基本建成產品特色明顯、核心企業帶動作用大、技術創新能力強、具有競爭優勢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體系,把江都打造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