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涂附磨具網 范曉玲/任卿還】 盤點2010年,每個涂附磨具人都有說不完的感觸。市場需求的旺盛與原材料價格的輪番上揚,使整個行業在驚心動魄中渡過了一年;新一屆理事會順應民意,有所作為,始得好評;專家委員會在全體會員的殷切期待中終于成立……。只有正確總結看待2010年,才會有行業新一年的良好開端。1月19日,本站記者獨家專訪了白鴿磨料磨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涂附磨具分會理事長胡愛麗。
記者:作為本屆涂附磨具分會的理事長,您怎么評價行業一年來的表現?
胡總:涂附磨具行業和其他行業的情況基本上是一樣的。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上半年很多企業出現產品供不應求、甚至斷貨的情況;二是原材料的漲價使行業面臨了前 所未有的困境,對行業的沖擊相當大。如果在材料的采購上把握不定,就會出現大的問題,但是不管采取怎樣的措施和方式,我們上下游企業還是經受住了這次考 驗,都挺過來了。表現就是最近又有企業開始了新的擴建,新增生產線。盤點2010,大家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但對于整個行業來說,2010年 應當是最具挑戰性的一年了。在這一波浪潮中收益的企業還有,總體形勢不錯。在行業同仁的共同努力、上下游企業的支持下,涂附磨具行業走出了自己的獨特之 路,積累了經驗和教訓,為下一年的發展奠定了相應的基礎,這是一種很好的歷練,也是一種促進,是其他行業所不可能經歷的。小行業走出了大沖擊,值得行業同 仁積極反思。隨著下一季棉花的種收,相信經濟情況會有好轉。
記者:白鴿作為我國磨料磨具行業的龍頭老大,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據了解,近年來,以您為首的新一屆企業領導班子一直在做著不懈的努力,力圖重振白鴿雄風。因此我們想了解一下白鴿距這個目標還有多遠?下一步還將會有什么大動作?
胡總:白鴿在行業知名度應該是比較大的,因為是老國企,有過曾經的輝煌。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由于一些歷史方面的問題,前幾年遇到了比較大的挫折。2007年新一屆領導班子組建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與幫助下,我們正視白鴿的歷史,面向白鴿的未來,一步一個腳印地按照既定的目標做工作。經歷了2008年的繁榮,2009年的金融危機,以及2010年原材料大幅度漲價的沖擊。至于離目標有多遠,我想目標是在一定時期去實現的。我們做了一個三年規劃,逐步解決一些歷史遺留問題,現在相對來說是輕裝上陣,企業的優勢仍舊比較明顯,四年來基本上是每年一個臺階在提升,特別是2010年,公司克服很多困難,各項目標完成情況要比計劃目標超出20%到30%。
作為一個老國企,下一步會繼續跟隨政府相關部門的路子來走,實施兩手抓的方針,一手抓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發展,一手抓企業的改革改制,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尋 找好的戰略合作伙伴,實現白鴿的最終發展。同時,老國企設備陳舊落后,有很多的發展瓶頸,這兩年在原地的改造只是滿足現有的生產需要,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 提升,最終還是要搬遷。我們正在做規劃,在未來兩到三年的時間內白鴿將會有新動作,當然我們會吸取同行一些企業搬遷的經驗和教訓,在搬遷的同時來提升白鴿 主業的裝備技術制造水平,最終實現白鴿的長遠發展。
記者:據我們掌握,今年我國磨料磨具行業基本擺脫了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形勢有所回升。請問白鴿今年的的生產經營是個什么狀況,取得了哪些成就,來年有什么打算?
胡總:從今年行業的情況看,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還是有不同之處。盡管年初已經預計到了,但是沒想到2010年 的形勢會這么好,出乎意料,不管是固結磨具還是砂帶磨具市場都很好。但是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成本壓力巨大。上游的原材料,包括年初的電、天然氣等基礎材料 和一些主要材料原材料價格上漲,造成企業的制造成本壓力增大。下游企業的價格未能及時做調整,制造企業還是犧牲了一部分客戶。盤點一年來的收益情況:銷售 收入猛增,毛利率下降,這也應該是行業的普遍狀況。企業承受著前所未有的生產壓力,未完成產品訂單,各項成本的增加壓縮了利潤空間。由于上調了20%的工資,也造成成本增加。
從目前來看,今年國家宏觀經濟形勢,進出口形勢會是個什么樣,眼下很難有一個準確的判斷,但我們認為不會比2010年好。目前的通脹很明顯,各項出口、貨幣政策的取向都是在打壓。還有一個平穩的消化過程。但從元月份的銷售情況看,與往年相比開局不錯,所以對2011年我們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下一步會按照公司的整體計劃,在引進新技術,新產品研發的投入上做大量的工作。第一、以產品的技術升級為主,以引進、消化吸收為主導提升產品的檔次,應對市 場。第二、在前期技術引進的基礎上加快產業化的步伐。第三、在市場的規劃上要做一些努力,加速新產品的市場推介力度,服務于市場、服務于客戶。
記者:據我們了解,行業同仁對新一屆理事會一年多的工作給予了很好的評價。作為理事長,您怎么看待這種評價?有沒有讓您感到遺憾的事情?
胡愛麗:第一、換屆以后,我們總結以往協會的經驗,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做了規劃。一年多來協會做了大量工作,為會員單位提供信息,專家委員會 與技術信息委員會的成立,為下一步更好地為行業服務打下了基礎。大家給予好的評價我認為這是鞭策,實際上我們還有很多做得不到位。與其他行業協會相比,我 們的會員不多、“個頭小”,因而大家對協會的要求會更具體,下半年成立專家委員會,開了一次會,還沒有真正展開工作,進展較慢,離理事會的要求還有些距 離。 第二、實際上協會是一個服務機構,應當更多地為行業提供一些方向性 的東西,但由于協會人員、經費有限,有些工作還沒有做不到位,有些會員單位也提出了一些意見。第三、行業協會每年兩次重大會議,春秋兩屆,在會議的細節化 服務上還有待提高。同時要以每年的兩會為契機,召開一些專業性會議,如設備、技術、應用等方面,與專家進行交流溝通,使務虛與務實相結合。另外就是要走出 去,發揮行業協會的力量,以行業協會組團的形式爭取一些參加國際性交流的機會。要通過為大家服務,實現協會服務的價值。
記者:據了解,行業同仁對協會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希望能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對此您怎么看待,有什么考量?
胡愛麗:怎樣用最好的服務來滿足大家的需求,處理好經費制約工作發展的問題,是今后需要努力的。協會工作一個是引領,一個是指導,這是工作的兩個重點,要有 量化的標準。要想讓大家信服于協會,增加吸引力,靠的就是優質服務。要提供好的交流平臺,在新技術的應用方面下功夫。一年要確定幾個課題為大家服務,發揮 專家委員會和信息技術委員會的作用,舉行講座,依靠老專家和國外相關方面的關系,引進人才,為行業的發展創造條件;要組織一些高水平的考察活動,開闊行業 同仁的國際視野,提高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降低國內市場的壓力,同時爭取國家相關部門對參會者的費用政策。工作的計劃性要強,下一步要抓幾個行業關注 的亮點事情,促進行業技術水平的整體提升,這是最重要的。
記者:對涂附磨具分會“一網一刊”的工作有什么評價和要求。
胡愛麗:協會的“一網一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較之以往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信息量增加了,版面更加美觀了,內容更加豐富了,可讀性、可借鑒性增強了。但是 如果與業內其它刊物橫向比較起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如在技術方面的內容還不是很充分,原創信息量不足,版面還欠現代感等等。作為協會的網站及刊物,只有 做到信息及時豐富、權威性強,才能吸引大家在收獲信息同時,也愿意在這里發表自己的觀點,體現出作為協會媒體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