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受歐洲債務危機和國內經濟增長放緩的雙重影響,不少行業同仁感覺形勢嚴峻、不容樂觀,一些企業甚至已做好了過“緊日子”的準備。冬去春來,2012年的首季已過,我們行業的形勢到底是怎么樣的?日子好過嗎?
陽春三月,涂附磨具信息技術委員會主任、江蘇三菱磨料磨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洪俊前來鄭州參加《中國涂附磨具發展史》編寫工作會議,并接受了我們的采訪。通過三菱我們可以看到,科技創新對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是何等重要,“跳出傳統工藝再創新”、“跳出窗外做企業”不應當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應當成為我們當下的行動。
涂附磨具信息技術委員會主任、江蘇三菱磨料磨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洪俊
行業經濟形勢:低開高走,平穩推進
記者問到當前行業及三菱的經濟運營情況時,潘總說:“三菱今年的經濟形勢有可能是低開高走,平穩推進。感覺一季度整個行業的形勢都應該不錯。”他具體分析道:2012年的春節比較早,受去年經濟形勢的影響,很多企業的庫存不會太多。節后開工,市場還有需求,而庫存量不夠,那么就需要大量生產。二月份基本恢復正常,三月份已達歷史最好水平。
他說,目前三菱是超負荷運轉,工人三班倒,24小時不間斷生產,節后到現在也只休息了一、兩天,活干不完,十分辛苦。所有的產品都很緊張,有些新產品要預付定金45天以后才能交貨。一個月就生產了350萬平方米,平均下來每個月就是7000萬的銷售額,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三到四個月的話,銷售額就能達到3個億左右,那么我對全年7個億的總銷售額還是很有信心的。去年我們的銷售額是6.6個億。
潘總說,要對今年的經濟形勢作出分析判斷,有幾個方面的因素應該作為依據:第一個是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對行業的影響,特別應當注意是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政策,房地產行業起來的話,涂附磨具行業相應的會有好轉,因為房地產開發會帶動很多相關的行業,如家具、裝潢、家電等等,這些行業都與涂附磨具的關系十分密切。眼下,我們應當關注國家的經濟保障房建設及農村住房市場,它們也同樣能夠帶動涂附磨具的發展。第二個就是出口情況,目前來說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歐美經濟沒有出現明顯好轉,經濟形勢并不明朗,國外市場的不景氣,大大影響了國內的出口。所以我認為今年的形勢應該是低開高走,平穩運行的態勢。
三菱滿負荷的秘訣:一是和市場接軌,二是產品要升級
在歐洲債務危機和國內經濟放緩的雙重壓力影響下,自去年四季度以來,部分企業出現經營困難,有的開工率不到50%,有的甚至停掉了,而三菱卻一直堅持了滿負荷生產。
潘總說,這得益于兩點,一個是和市場接軌,第二個是產品要升級。不能總是停駐于老的K51產品,這樣很可能卷入價格競爭中。三菱跳出傳統觀念,加大產品的升級。目前在K51基礎上升級的產品,已占到所有產品的一半以上,而且產品性能更加細分化,都是一些有專業用途的產品,比如專用于百頁片,如:XA991、XA312;砂帶方面專用于磨金屬的,如:XA310、XA430;磨木材的,如:YC441、YC446;磨線路板的,如:310細號頭產品;新開發的專用于磨中密度板的,還有兩款鋯剛玉產品如PZ533、XZ331產品。這些產品銷量已經開始增長起來。所有這些產品都是專一的、有針對性地升級開發的。在工廠內部,我們也正在向用專業生產線生產專用產品的方向努力。去年新上的三條生產線,其中有一條已經是滿負荷生產了,還有兩條計劃形成專業線,比如中密度板的、三合板寬帶的,這條線就只做這一種產品。
產品與市場吻合,銷量自然會有保障。在北方的板材市場,用于砂帶的這一部分,有45%左右的市場都是三菱的;鋯剛玉砂帶在天津的市場就占據了60%左右,這些都得益于技術、產品的升級。目前市場上的K51產品,用三菱的還是比較多的,但是我們就做那么多的量,160萬平方米,這樣也可以避免價格競爭。大家都覺得我老潘精于市場,不經意間搞出了一套饑餓銷售法。其實對部分產品實行限量生產是與市場需求和企業戰略緊密相連的,我們不會去刻意減少生產把市場胃口吊起來,因為沒有這個必要。
三菱戰略:不做大、不做全,只做專、做精,并且只專注于做實體。
2013年,三菱將迎來她的50周年華誕。回憶企業50年、尤其是近15年走過的歷程,沒有技術創新,企業不可能生存,沒有創新,三菱不可能有今天,創新是企業生存與持久的基石。
潘總說,早在15年前,依靠二砂、上砂等企業的技術指導,我們做全樹脂砂布,9年之后,我們用7000萬引進了德國制造線,花350萬元引進制造工藝及15個產品配方。這些年來,我們根據中國的國情以及行業狀況,從中吸收、消化、再創新,因為國外的產品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最適合中國市場的。但是國外先進的制造理念我們必須學習并掌握住,只有這樣才能來創新,開發出高端的產品,如果總是停留在傳統的K51技術上,就永遠不能進步。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上,我們還要與市場接軌,繼續創新,一對一地來細化市場。
對于企業今后的走向,潘總說,三菱“不做大,不做全,只做專、做精,并且只專注于產品這一塊”。他說,正常的企業在遭遇危機的時候,不會說突然資金就轉不過來了,都是因為炒房、炒地皮、炒股票等,把生產經營的資金抽出去了,說到底還是自己通過不正常的投資把自己搞垮掉了。
對于未來涂附磨具的走向,潘總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涂附磨具的想象空間是很大的,要多研究,脫離涂附磨具傳統的制造理念,跨出去,去重新布局涂附磨具。他說過去三菱一直十分強調技術進步,做的都是專業性的砂帶,現在還要開發一些我們定位為“立體砂布”的東西,也是新概念的砂布,它與傳統的植入方法完全不同,就像3M的金字塔產品一樣,工藝和國內的完全不一樣。目前三菱的樣品已經出來了,非常美觀,但在產品的穩定性方面還不具備條件,如果增加新型的設備,就能保證它的產品質量,就可以向市場推出。再如還可以把砂布和砂輪的理念有機地結合起來,砂輪磨削不可能磨到底,砂布可以磨到底,但是砂布只有一層砂,可以把砂輪的概念運用到涂附磨具中去,成為一種新概念的砂布。總之,技術創新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是一個企業生存、持久發展的依靠,企業缺少這種理念,發展會受到很大局限。
談到企業的創新,潘總說,這不是一兩人的事,不光是企業決策者和技術人員的事,要所有人都形成共識才行。去年三菱開展了“走出海爾看三菱”活動,目的就在于培養三菱員工的創新共識。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是有優勢的企業,有優勢的企業可能會越做越好,越做越大,那些缺乏創新能力的企業就有可能度不過這個危機,就被淘汰,行業面臨洗牌也是可以預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