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我國最偉大的思想家,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孔子這樣告訴他的弟子,一個做手工或工藝的人,要想把工作完成,做得完善,應該先把工具準備好。2000多年后的今天,當中國再次崛起,中國制造業領跑世界之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再次被提到了國家戰略的層面。
中國涂附磨具制造業在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的高速發展,本世紀的迅速擴張,目前在總量與規模上也已位居世界之首。但我們知道,數量規模再大并不等于強大,中國涂附磨具制造業正面臨著一次重大的戰略轉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亦自然而然地被提到了企業家們的議事日程。而國內涂附磨具裝備制造企業被予以了更多的關注與期待,肩負了更多的責任與使命,面臨著難得的機遇與挑戰。日前,記者專程前往鄭州古泰可本部,與總經理陳衛武就當前我行業面臨的裝備提升問題進行了全方位的溝通與交流。
![](/attachments/images/201201/031201.jpg)
鄭州古泰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衛武
鄭州古泰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衛武(下簡稱陳總):裝備在其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產品質量的提升。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這是亙古不變的硬道理。企業為了穩定和提高產品質量,一直在進行著堅持不懈的努力。在技術裝備比較落后的過去,產品質量主要靠工人的個人素質和技術水平來保證,靠一代代的師徒相傳來實現。在這種狀態下,不可控的人為因素對產品質量起了主導作用,由此造成質量不穩定。由于受到落后的工裝和工人技術水平的限制,產品質量也很難有大的提升空間。隨著機械制造業的技術進步,特別是近年來機械制造技術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生產企業引進了先進的工裝設備,使產品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甚至發生了質的飛躍。那些發達國家,之所以能穩定持續地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他們擁有一流的裝備技術。所以從某中意義上來說,一個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決定了它的產品品質水平。二是生產效率的提升。機械化的大生產替代了原始的手工勞動,可以使生產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時也能夠大幅度地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勞動環境。由于生產效率的大幅提高,企業的用工數量也在不斷減少,這對緩解日益緊張的勞動力供需矛盾,意義十分重大。
記者:我國砂帶轉換設備目前處在什么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有哪些差距,貴公司準備如何縮小這種差距,趕上或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陳總:我國砂帶轉換設備的水平,應該是處在一個中檔水平上,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自動化程度低;二是設備精度和穩定性還有待提高。 對此我公司一直在進行不斷地探索和努力。對外派技術人員去一些發達國家,學習他們的先進技術,經常和客戶座談,了解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為技術提升做好儲備;對內不斷進行設備的更新與改造,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進行員工的培訓等,以期提高企業的整體制造能力,逐步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attachments/images/201201/031202.jpg)
小縱切機
陳總:目前,各個行業都面臨著用工緊張和用工成本不斷上升的問題,涂附磨具制品企業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其承受的壓力空前的大。但企業可以通過購置一些先進的裝備或對現有裝備更新改造,更多地實現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生產,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地解決或緩解這種壓力。據粗略計算,一套全自動涂附磨具制品生產線可以代替數名至數十名工人的勞動,且產品質量穩定可靠。當然裝備的最初投入需要一定的資金,但卻是必要的、一勞永逸的。從企業長久的發展來看,人工成本的逐年提高是不可忽視的趨勢,用于裝備的投入會有更好的利益回報。我們做為裝備制造企業,也在不斷地進行自身的自動化改造,否則也很難適應市場需求和提升產品質量。
![](/attachments/images/201201/031206.jpg)
自動涂膠機
陳總:因為社會在進步,人的要求也在提高,市場對任何產品的質量需求都會越來越高。而很多東西僅僅靠人力和落后的裝備,是很難提升品質內涵的。目前我們制品行業的整體水平應該說還是很低的,大多數企業的產品只能滿足國內低端市場的需求,而對高端市場的滲透很有限,這些領域幾乎都被國外公司所壟斷。與世界發達制造業相比,我們主要有幾方面的差距:一是原材料落后,包括布基,粘膠,磨料等;二是生產工藝落后;第三就是裝備落后。
記者:我們知道,國內制品企業眾多,但除了一部分上規模的企業外,大部分起點低、規模小,有些還處于家庭作坊階段,當然他們的經濟實力也相對較弱。對于行業裝備的整體提升您有何思考和設想?對于一些中、小、微企業的裝備更新換代您有何貼心的建議?
陳總:由于小微企業眾多,競爭激烈,打價格戰,使本來不高的利潤空間進一步縮水,這樣惡性競爭的結果就是大家都無法生存。企業需要競爭,因為不競爭就不會有發展,但必須是一個良性的競爭,比如效率的競爭,品質的競爭等等。
行業裝備的整體提升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首先是認識的過程,要認識到不提升就不會有發展,甚至無法生存。再就是資金投入的過程,上規模的企業資金實力強一些,可以步伐快一點,對于經濟實力相對較弱的小微企業可以分步進行,先換主要的、關鍵的設備。其實相對于磨料磨具制造行業來說,涂附磨具制品企業的設備投資是最小的,場地投資也比較小,制造技術相對容易掌握。但凡事有一利則必有一弊。因為門檻低,所以就造成了目前企業眾多的現狀,生存壓力也很大。但不提升壓力會更大,誰先完成提升,誰就會更快地走出困境。
另外我想,小微企業是否也可以考慮聯合發展,因為弱弱聯合也會變強。企業做大做強了,在市場上才會有主動權,才會有抗風險的能力。
![](/attachments/images/201201/031205.jpg)
縱切機
陳總:我們一直比較關注世界先進國家涂附磨具制品行業的發展動態,也非常了解中國涂附磨具制品行業的現狀(我們和國內70%以上的制品企業都有業務往來),也看到市場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行業要想發展,裝備的提升勢在必行,這對我們設備制造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為此我們也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一些新技術正在研發中,幾種新產品已投入市場使用,如新型磨邊機,自動下料機,無紡布專用裁切機,配套的試驗檢驗設備等,其效率和精度已達到或基本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完全可滿足紙、布產品的生產要求(包括C型紙產品)。
目前主要有幾項關鍵技術還有待突破:一是砂帶上膠(主要指噴涂);二是砂帶接頭的薄膜自動粘貼;三是自動擺片裝置。
![](/attachments/images/201201/031204.jpg)
無紡布自動裁斷機
陳總:這一要求可以滿足,我們可以通過電話聯系或到客戶現場了解其裝備現狀,給出一些合理的改進建議。
總的來說,設備投入是企業的一項重要的固定資產投資,是關系到企業能否持久穩定地生產高品質產品的保證,因此要放到一個重要的位置來認識。企業的投資決策要有長遠性和前瞻性,要選擇那些技術先進、工藝精良的設備,這樣的設備價格也許會略高些,但其優越的性價比,一定會讓企業長久受益。
![](/attachments/images/201201/031207.jpg)
記者手記:
與陳總交流結束后,我們一行參觀了古泰可的生產車間。這里大型機械設備齊全,車、洗、刨、磨齊備,單是一臺數控機床價值就達100多萬,充分顯示了古泰可公司的制造實力。懂行的同事十分驚訝地說:我去過那么多行業裝備制造企業,沒有誰能比得上古泰可的裝備水平。陳總笑著說:“要提升行業的裝備能力,首先得提升自己呀!”在生產現場,我們看到了已研制成功的自動切片機、砂帶磨削機等新型設備。陳總說如果早來幾天,可以看到更多裝成的設備,出口到越南的幾大集裝箱設備剛剛發出。當我們問到目前古泰可的設備已出口到了哪些國家的時候,陳總如數家珍:美國、日本、加拿大、韓國、臺灣、越南、泰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我們說,既然能夠出口到這么多國家,證明古泰可的裝備的確達到了相當的水平,為什么不在國內行業中多做一些推廣?陳總誠懇地說,說多了怕人誤會我讓大家都來買我的東西。其實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先進的東西與人與己都是互惠的,能夠為行業提升提供技術裝備支持本身就是一件有功德的事。當我們建議陳總在適當機會為行業開展一些技術裝備講座,推廣先進技術,助力行業裝備提升時,他很真誠地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