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全球經濟下挫的大背景下,促使中國正在經受經濟轉型時期的陣痛。能源、環保、通脹、人資成本、自主創新、資金鏈斷裂、內需不足和出口受限等難題,將中國企業,特別是大部分中小型企業推向了水...
在全球經濟下挫的大背景下,促使中國正在經受經濟轉型時期的陣痛。能源、環保、通脹、人資成本、自主創新、資金鏈斷裂、內需不足和出口受限等難題,將中國企業,特別是大部分中小型企業推向了水深火熱之中。這就是中國目前真實的經濟現狀,它和中國的文化、人格一樣展示在了世人的面前。 而屬傳統典型的“兩高一資”型磨料磨具企業身上的壓力就更加巨大了。07年至今,業內不斷有人發出“冬天論”和“洗牌論”。事實上,這些言論的確是不可否認和有客觀條件依據的,并在逐步的應驗在磨料磨具企業身上,重新洗牌已成事實。現在,大家關心的是奧運之后,磨料磨具企業是否將加快洗牌?
一個最顯著的因素就是,根據多方信息顯示,電價在奧運過后上調基本是沒有非議的了,目前部分省市已經再次對工業用電作出調整。電力,仍然是磨料冶煉、加工企業的最大依賴,電價無疑是這些冶煉加工企業的命脈。國家加緊了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資源性產業,新一輪的電價上調也正在進行中,對于碳化硅、剛玉、鐵合金這樣的耗電大戶,無疑是致命的。一些小的冶煉廠在如此的電價下如何生存?有的廠子周轉資金都存在問題,因為原材料無煙煤和電費都是一筆很大的現金支出,人工工資可以拖一拖,電費一拖生產就得停,生產一旦停下來 再恢復起來就很困難。
另一個因素是,國家加大了對能源開采的限制力度,必然會對之前因原料價格猛漲一捅而上的亂開亂采和生產能力良莠不齊的能源開采企業進行綜合整治。不合標準的開采企業將遭淘汰出局或兼并重組。而下游冶煉加工企業因電價、人力成本過高等因素導致其對礦產原料需求減少,致使存留下來的開采企業價格虛高,卻有行無市。磨料能源開采企業受國家政策和市場需求的雙重夾擊,亟待升級、優化、重組和淘汰的重新洗牌。目前,我國一些地區已針對磨料能源開采企業相繼出臺“關小保大”等相關調整措施。
來源:磨料磨具商務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