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5日表示,實施“中國制造2025”,將推進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解讀黨的...
“在推進《中國制造2025》的進程中,我們不僅要繼續提高產業規模、技術水平、資源結構等硬實力指標,更要努力提高質量品牌、知識產權、創新潛力、服務能力等軟實力...
中國政府網昨天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的通知》。通知提出,為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加強對有關工作的統籌規劃和政策協調,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家制造強...
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核心,制造業做大做強是中國完成工業化進程的必由之路。19世紀中葉以來,中華民族無數仁人志士滿懷實業興國夢想,探尋工業強國之路。新中國成立60多年,中國制...
《中國制造2025》統籌考慮我國制造業發展的國際國內環境和基礎條件,根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總體要求,提出實施“三步走”戰略,力爭用三個十年的努力,...
經過建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我國制造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已經成為支撐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產業體系,但我國仍處...
2015年5月19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總攬國際國內發展大勢,站在增強我國綜合國力、提升國際競爭力、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做出的重...
創新能力不強;核心技術薄弱、共性技術缺位;資源浪費、污染嚴重……面對我國制造業的重重矛盾,必須更加堅定地推動實施“中國制造2025”。而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腳踏實地、穩打...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被稱為一個國家工業發展的脊梁。回溯世界經濟強國的發展歷史,每個經濟體的崛起都有一個強大的裝備制造業...
——工業和信息化領域2014年重點工作述評之一在新一輪工業革命的競技中,已經處于工業化中后期的中國,必須加快實現制造業由大變強的發展目標。制造業由大到強,不僅是歷史的必...
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日訊(記者黃鑫)工信部2月1日梳理公布了2014年十件大事,制造強國戰略揭開新篇章位列首位,此外還包括智能制造成為兩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新常態下產業...
“當前中國政府部門正在著手制定《中國制造2025》,這是升級版的中國制造,它體現為四大轉變和一條主線”。日前在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未來機械工程分會上,中國工程院院...
全國裝備工業工作會議4月2~3日在廣西南寧召開。會議在總結過去五年工作、分析當前形勢的基礎上,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任務和工作要求。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出席會議并作題為“...
誰也不會懷疑,中國已是響當當的工業大國。十六大以來,我國工業生產能力全面提升,制造業大國地位初步確立。在22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我國有7大類行業全球第一,水泥、汽車、家電...
雖然我國機床業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但也是全球第一進口大國,我國的高檔機床還主要是以進口為主。我們雖然具有很好的產業鏈,但是缺乏精益求精的高檔機床產品。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近年來,我國的制造工業獲得持續高速的發展,世界各國都在大量進口中國產品,并且中國的出口中,機電產品已占多數。在當前的經濟寒潮和危機中,機械工業雖受到較大影響,但總規模和...
中國國際工業轉包展日前在重慶開幕,來自國內外近200家工業企業參加了展會,美國、德國、英國、法國、印度等10多個國家的100多家采購商拋出了超過1億美元的采購訂單。作為...
一、前言1.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美國制造業協會(AMT)2000年發表的報告指出,制造業是推動美國20世紀90年代經濟增長的第一大動力。1992~1997年美國國...
3月28日,中國超硬材料網市場總監劉小雨、市場經理高峰一行走...
公元1278年,此時的南宋就如零丁洋里的一片到處漏水的孤舟,...
2023年9月20日,時隔四年,期待已久的第六屆磨料磨具磨削展覽會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本次展覽會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機精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旨在推動中國磨料磨具行業的快速發展,加強國內外企業的交流與合作。
1963年,我國成功研制出第一顆人造金剛石,經過幾代人的拼搏奮斗,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華麗蝶變。人造金剛石及其制品在我國航空航天、國防軍工、機床機械等領域發揮著愈發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隨著金剛石技術的選代,金剛石民用領域—培育鉆石迎來了自己的大爆發,中國占據了世界培育鉆石產量的80%以上,近幾年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