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權威渠道獲悉,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制造商正在掀起行業重組潮,這意味著產業全面整合即將啟動,相關概念股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和投資潛力。光伏業掀重組潮行業"航母&quo
日前權威渠道獲悉,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制造商正在掀起行業重組潮,這意味著產業全面整合即將啟動,相關概念股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和投資潛力。光伏業掀重組潮 行業"航母"望出水
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制造商——協鑫集團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棋桌的另一邊,則坐著順風、賽維、英利等其他行業大佬。
10月7日晚,深陷債務漩渦的*ST超日公告確定由江蘇協鑫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協鑫”)等9家單位組成的聯合體作為重整案的管理投資人。作為牽頭人的江蘇協鑫將在完成投資后成為超日太陽[0.00% 資金 研報]的控股股東,負責其生產經營,并提供部分償債資金。
在業內看來,協鑫此舉是其布局光伏產業鏈的又一步棋子,背后折射的是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現實。
協鑫布局產業鏈下游
據記者,此次江蘇協鑫最終能成為*ST超日的重組牽頭人,首先得益于上海市政府的積極牽線,畢竟政府并不希望看到一家上海本地公司就此倒掉。在政府看來,接手方當然最好是有實力的企業。至于超日的創始人倪開祿則已很難左右重組,就如同當年施正榮已失去對尚德的掌控一樣。
“受政府委托,協鑫承擔起了托管責任。除這部分原因外,多晶硅、硅片體量都非常大的協鑫也需要找到更多‘出???rsquo;,以規避市場波動風險。”該人士說。
在他看來, 此次重組最終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價,“如果要以收購尚德的資金量來支付*ST超日,那估計就可能‘黃’掉。另外,如果債權人太強硬也談不成。”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不是協鑫集團第一次出手重組上市公司。早在今年5月份,協鑫集團借助保利協鑫收購在港上市的森泰集團[6.01%]并注入電站資產,隨后將公司名稱改為“協鑫新能源”。而從5月份至今,協鑫新能源股價已漲逾100%。
此前,協鑫集團在港股市場已有兩個融資平臺,但在A股還一個都沒。此次獲得A股融資平臺后,有助其和產業結合更緊密,畢竟協鑫的業務都在中國內地。同時,融資靈活性也會大增。
但對潮起潮落的中國光伏業來說,協鑫的上述布局無疑有著別樣意義:其背后折射的是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現實。
“任何一個產業,在重資產模式下,企業數量都無法太多。光伏行業作為一個重資產行業,必然會走向少數巨頭把控的時代。”上述知情人士說。
事實上,從順風光電[-2.07%]重組無錫尚德開始,這一趨勢已日漸彰顯。
旗下三公司需規避同業競爭
由于上述三家上市公司同屬太陽能行業,未來重組后協鑫集團內部會否出現關聯競爭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這三家公司分別側重不同領域:保利協鑫主要從事多晶硅和硅片生產;協鑫新能源從事電站業務;超日的重心則在電池組件,此外也有些電站資產。未來如果重組成功,出于避免同業關聯的考慮,電站這部分業務超日可能不做。”協鑫集團一位高層對記者說。
在此次公布的重整計劃草案中,*ST超日也表示將爭取符合申請股票恢復上市的條件,為此擬實施資產重組,由投資人適時注入資產,提高公司持續經營和盈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協鑫此前一直避免涉足下游組件電池,而此次重組*ST超日后無疑真正宣告了其突破了上述“禁區”。
記者了解到,盡管超日與保利協鑫存在上下游關系,但由于后者體量巨大,前者根本不可能消化后者巨大的硅片產能,因此未來超日采購硅片還是會采取市場化手段。
“就像保利協鑫生產硅片所用多晶硅其實是一部分自產、一部分外購;而江蘇中能所生產的多晶硅也有一部分在市場上銷售。”上述協鑫集團高層說。
另一方面,即便超日重組成功,明年的產量也可能只有一兩個GW,“這點量對整個市場而言沖擊很小,而協鑫自身也不太可能再大舉提升電池和組件產能,畢竟我們不希望和客戶直接競爭。”協鑫集團一位內部人士昨天也對記者說。
在他看來,未來重組成功的話,那么無論保利協鑫還是超日都是協鑫集團的子公司,如果關聯交易出現不公平,盡管對母公司沒太大影響,卻會給兩家公司的小股東帶來傷害,因此這種情況還是會盡可能避免。
“作為光伏產業重量級龍頭企業,協鑫的各項舉措都會引起市場高度重視,其他企業也會爭相模仿。很多時候,其具有前瞻性的拓展方案代表了行業的發展態勢和方向。”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對此點評說。
他指出,光伏行業兼并重組一直都在進行,中小企業不可避免會被淘汰出局,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對整個行業而言非常有利。未來,協鑫勢必會在兼并重組過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過去其僅僅是多晶硅巨頭,未來則有望成為光伏行業的巨無霸。
而從上述高層向上證報披露的協鑫集團未來戰略來看,材料這塊肯定仍占主導,超日的電池、組件可作配套,重點仍是通過降低成本來做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