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廈門大學、廈門市科技局共同承辦的第五屆納米/微米工程及分子系統國際年會在廈門開幕。來自美、日、德、英、法、中等十幾個國家的300余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
日前,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廈門大學、廈門市科技局共同承辦的第五屆納米/微米工程及分子系統國際年會在廈門開幕。來自美、日、德、英、法、中等十幾個國家的300余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就微米、納米及分子系統學術界前沿問題和成果展開深入探討和交流。 納米技術無疑是人類科學技術史上的一場革命,雖然它目前還僅僅處在一些原理和關鍵技術的基礎研究階段,但參加第五屆納米/微米工程及分子系統國際年會的科學家們卻堅信,這一技術必將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本次年會共收錄論文330余篇。期間,還將舉行第一屆MEMS傳感器應用國際比賽,來自全球7個國家的17所高校的學生們將把一些美妙的微納米科技想法變為具體實物,接受專家學者的評判。
作為每年一度的國際學術盛會,納米/微米工程及分子系統國際年會由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主辦,旨在推動最新研究成果的共享,促進跨領域學科信息的互通,從而增進相關技術領域的交流與發展。
廈門大學是中國較早從事微米納米科研工作的單位之一。上世紀90年代,廈門大學在廈門市政府以及著名校友中國臺灣新竹高科技工業園區創始人何宜慈,國際傳感器學會原會長、美國凱斯西儲大學葛文勛教授等的大力支持下籌建薩本棟微機電研究中心,為廈門大學及中國南方省區從事微納米科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平臺。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表示,廈門大學從成立之日起,就把國家和人民的需求放在自己最關注的位置上。近年來,學校緊緊抓住中國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取得一系列高顯示度的科研成果,加快了微納米科技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的步伐。
來源:中國機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