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利用峰谷電力增開爐子并讓它燒起來,擴大棕剛玉產能,力爭實現一季度‘開門紅’。”近日,雅寶研磨材(貴州)有限公司行政副總經理吳劍玲表示,從去年整體運營和當前訂單量看,今年市場需求呈上升趨勢,公司有望進一步提質擴容,并持續擴大國際市場份額。
高品位鋁礬土經高溫熔煉后,通過澆注、冷卻、結晶、破碎、篩選等工序,加工成看似普通的細小顆粒——這些正是被譽為“工業牙齒”的棕剛玉。
棕剛玉也是貴州雅寶進軍國際市場的拳頭產品。作為黔東南州凱里市的外商獨資企業,貴州雅寶2024年產值達1.36億元,銷售剛玉1.5萬噸,實現收入1.44億元,同比增長24%,出口創匯達1461萬美元。
走進貴州雅寶,在生產、銷售部門的辦公室內,陳列著不同顏色的剛玉樣本,有的呈藍色,有的呈粉色,結晶部分如寶石般透亮。
吳劍玲介紹,剛玉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三氧化二鋁,因其所含的微量元素不同,最終呈現的顏色、硬度、熔點等特性也不盡相同。因此,剛玉也被細分為棕剛玉、藍剛玉、半脆剛玉、單晶剛玉等。其中,棕剛玉又名金剛砂,具有高硬度、耐高溫特性,被廣泛應用于磨料領域,市場需求旺盛。作為一種高硬度、耐高溫的磨料,棕剛玉在剛玉中的適用范圍最廣。
要生產出獲得市場認可的剛玉,需要企業手握“金剛鉆”。在參與國際競爭的數十年間,貴州雅寶憑借技術攻關和工藝優化,重點打造高端棕剛玉產品,并具備藍剛玉等細分品類的生產能力,以過硬的高端產品品質,打出享譽業內的品牌。同時,企業通過錯峰用電、原料循環利用等方式降低單耗和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
剛砂也能“攬瓷器活”。“砂紙是最常見的棕剛玉加工產品,打磨用砂紙上附著的顆粒物,就是剛玉磨料。”在年產4萬噸棕剛玉磨料深加工制粒生產線旁,吳劍玲拿起一包棕剛玉介紹道,在產業鏈下游,棕剛玉可用于制造打磨、拋光精密零件、高硬度金屬或非金屬材料的砂輪、砂帶等磨具,可作為重要原材料生產出切割、拋光半導體晶圓的工具,還能被用來生產耐磨地坪和防滑路面材料,以及用作提升陶瓷硬度、耐磨性的添加劑等。
近年來,全球產業鏈對棕剛玉需求激增,中國出口持續增長,相關產品深度融入制造業、建筑業、電子工業等眾多關鍵產業鏈分工中。我國已形成從鋁礬土開采、棕剛玉加工到成品出口的完整產業鏈,成為全球最大棕剛玉生產及出口國。
在貴州雅寶待發運倉庫,整齊碼放的噸袋里,裝著不同粒度的棕剛玉磨料成品。“目前70%產品出口至歐洲、東南亞、東亞等地,客戶超100家,其中不乏3M、施華洛世奇等國際公司。”吳劍玲表示。
貴州雅寶由香港雅寶研磨材有限公司于2004年投資設立。“正是看中了凱里鋁土礦資源儲量及其高品質,我們選擇在此布局。”扎根貴州雅寶20年的吳劍玲向記者介紹了企業發展情況。
位于凱里市西北部的貴州爐碧經濟開發區鋁土礦儲量約7000萬噸。2008年,凱里提出“退城進郊”發展工業,貴州雅寶啟動異地技改,與開發區協同發展。
此后,香港雅寶將原布局于江蘇省蘇州市的棕剛玉精加工生產線遷至爐碧。2010年新廠區投產后,填補了當地棕剛玉磨料精深加工產業空白。
“精深加工設備從蘇入黔,也主要得益于貴州出省向外的通道日益完善。”吳劍玲說,貴州交通網絡越織越密,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多便利。“2010年以前,貴州雅寶產品在黔完成粗加工后,需運往蘇州進行精加工,就近到上海港報關出口。2010年精細加工生產線落地凱里后,產品可直接送達廣西欽州港出口。”
“這一遷一改,既貼近上游資源,又拓寬了升級空間。”吳劍玲總結,貴州雅寶由此形成“東部總部+貴州基地”模式,構建了“原料-成品-出口”一體化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