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造船業“超級周期”帶來的用工荒,韓國主要造船地區紛紛啟動“金援”計劃。而韓國造船業就業率有望快速增長,領跑成為韓國十大主要行業中最好的行業。
蔚山東區:為新工人提供“安家費”
韓國蔚山市東區2月11日表示,將向造船業新就業者提供每月30萬韓元(約合1510元人民幣)的移居定居費援助,最長可援助12個月,全年可超過18000元人民幣。
蔚山市東區表示,該援助項目是為了解決新船訂單增加導致的勞動力短缺、提高本國工人的就業率而準備的。援助對象是新就業于蔚山東區造船企業的工人,包括2021年7月23日后將居住地址遷移到蔚山東區并工作3個月以上的長期就業人員。
蔚山東區計劃,每月為這些工人提供30萬韓元的援助,最長援助時間為1年。但如果這些工人中途辭職或遷移到其他地區,將中斷援助。
蔚山東區相關人士表示:“隨著新船訂單的增加,地區造船企業的‘招工難’仍在持續。政府希望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助力地區經濟的復蘇和人口的流入。”
群山市:為船企轉包工人提供補貼
韓國全羅北道群山市近日表示,已經入選韓國雇傭勞動部的“全北造船業在職工人希望減免項目”,包括國家經費和道經費在內,共確保了5.3億韓元(約合267萬元人民幣)的補助金。此舉旨在鼓勵熟練勞動力連續在船企工作,減少離職,提高工人的熟練度和生產效率。
該項目的具體內容是:以政府-地方自治團體-轉包企業-工人四者積累方式,每個繳納主體繳納200萬韓元,2年期滿時勞動者將獲得相當于個人繳納金本金4倍的金額即800萬韓元(約合40255元人民幣)。據此,政府、地方自治團體及轉包企業兩年內將為轉包企業員工每人提供600萬韓元(約合30200元人民幣)的補貼。
該項目的實施時間為2年,目的是為了通過保全造船業合作公司(轉包企業)工人的工資并鼓勵他們長期在船企工作。
參與該項目的工人是HD現代重工群山造船廠15家內部合作公司的414名在職工人。
群山市就業經濟科科長李憲賢表示:“政府將通過引導造船業在職人員長期穩定工作,搞活地區經濟和確保中長期技術人力,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增強造船業的競爭力。”
“造船業在職工人希望減免項目”公募項目,是韓國雇傭勞動部為解決船企勞動力短缺而采取的重要舉措之一。近年來,盡管韓國造船業承接了大量訂單,但由于總裝造船廠與轉包企業員工之間在工資、福利及勞動條件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導致轉包工人隊伍不穩定,造船一線生產現場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仍然很嚴重。為此,韓國雇傭勞動部聯合相關部門于2023年3月發布了“造船業相生一攬子支援項目”,決定在兩年內向所有造船業轉包工人每人提供400萬韓元的現金援助,用于轉包工人福利事業的政府援助基金也將翻番,從10億韓元增加到20億韓元,同時還計劃為造船業熟練勞動力培養、搞活轉包企業招聘、造船業現場安全工作場所構建提供支援。
2024年,慶尚南道通過韓國雇傭勞動部的“造船業在職工人希望減免項目”公募,確保了59.5億韓元(約合3200萬元人民幣)的國庫補助金,該地區造船業轉包企業的1萬多名在職工人成為援助對象。
預測今年上半年韓國造船業就業崗位增長最快
據預測,今年上半年韓國造船業的工作崗位將比去年同期增加4%,是韓國十大主要行業中增長率最高的行業。
2月17日,韓國產業技術振興院(KIAT)和韓國雇傭信息院聯合發布了包括上述內容的《2025年上半年主要行業工作崗位展望》報告。報告顯示,在韓國十大行業中,預計今年上半年工作崗位數將比去年上半年增加的行業有造船(4.1%)、半導體(2.2%)、汽車(1.6%)、石油化工(1.4%)、鋼鐵(0.6%)、顯示器(0.6%)、電子(0.3%)、機械(0.2%)等8個。而纖維(-2.3%)和金屬加工(-0.5%)的工作崗位將會減少。
造船業工作崗位增長率最高的原因是,隨著全球新船訂單市場的興旺,韓國造船業以環保船舶為中心的接單量大幅增長,手持訂單量也一直維持在高位。
韓國產業技術振興院表示:“以2024年底為基準,韓國造船廠的手持訂單為3716萬修正總噸(CGT),確保了3年以上的工作量。韓國造船廠2024年的完工量也達到1127萬CGT。以LNG船和大型集裝箱船為中心,預計韓國造船廠2025年的完工量同比將增長18%以上,全年出口船舶金額將達到約255億美元,比去年增長9.4%,因此預計造船業的就業崗位數量將比去年上半年增加4%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