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技術達到一定成熟度,規則的腳步就要跟上。在自動駕駛領域,到底什么樣的車能上路、發生安全事故究竟由誰擔責,曾一度爭論不休。近期,深圳率先從立法層面為此打開局面。
????作為國內首部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管理的法規,《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下稱《條例》)的出臺引起了產業界一片歡呼。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部分自動駕駛公司、投資機構緊急召開研討會、路演活動,針對相關條款進行分析解讀。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發布微博評價道,這將是在中國自動駕駛歷史上,值得記錄的一個標志里程碑。
????《條例》為何在業界引起如此之大的反響?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院長助理戴一凡告訴證券時報記者,此前全國各地多個省市已出臺了系列支持自動駕駛發展的管理細則,但卻沒有一個城市以立法的形式為自動駕駛車輛的產品準入、上路條件、權責劃分進行明確規定。深圳市作為國內首個吃螃蟹的城市,其示范效應不容小覷。
????如果說國內各地出臺的產業政策、管理條例是將自動駕駛扶上馬,那么此次深圳在法律法規層面的松綁,則讓自動駕駛開始了提速跑。
????知情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深圳在立法上的突破,將吸引到全國其他有先行立法權的城市跟進。例如上海也有望在年底前出臺類似的文件,進一步推動自動駕駛甚至無人駕駛的商業化。
????除卻宏觀層面的意義,《條例》的諸多細節條款上也亮點頗豐,具體體現在對自動駕駛車輛的準入及權責界定方面。
????戴一凡認為,雖然業內對于智能網聯汽車的準入已有相關的機制,但不少細節仍有待細化,《條例》中則明確產品準入的條件,更利于符合條件的自動駕駛車輛快速上路進城。
????蘑菇車聯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條例》的出臺,讓自動駕駛車輛的準入條件變得更加清晰、明確,在不降低準入門檻的同時簡化了產品準入的流程,更利于自動駕駛車輛的“進城”。
????此外,《條例》對自動駕駛車輛事故責任的界定劃分,也讓業界格外振奮。百度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陳晨告訴證券時報記者,把事故責任劃分清楚,不僅減少了糾紛,還有效回應了社會關注的焦點。
????在他看來,C端的出行者對于自動駕駛車輛事故責任的界定更加敏感,減輕或打消他們的疑慮,對于自動駕駛的商業化發展有深遠意義。
????深圳立法對不同級別的自動駕駛影響不一。元戎啟行副總裁劉念邱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立法表明L3能夠真正上路,但L3目前主要搭載于商品車,車主在深圳以外的區域行駛仍然會受到限制;而L4企業的Robotaxi等業務天然聚焦本地做商業化運營,這意味著法規的突破效應在L4方面表現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