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銷量前十的車企中,也僅有華晨寶馬一家合資車企入圍。但是,合資車企已經拉開新能源汽車逆襲大戲,2018年,合資品牌已經有20多款新能源新車上市,大部分車型定位于中高端新能源車市場。隨著合資汽車廠商的布局和落地完成,其產品發力已經箭在弦上,合資車企已經拉開新能源汽車逆襲大戲,四面承壓的自主新能源汽車只有提高核心技術和體系競爭力才能在未來的PK中取勝。】
7月,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萬輛和8.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3.6%和47.7%。1-7月,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0.4萬輛和49.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85%和97.1%。在7月銷量前十的車企中,也僅有華晨寶馬一家合資車企入圍。
但是,合資車企已經拉開新能源汽車逆襲大戲,2018年,合資品牌已經有20多款新能源新車上市,大部分車型定位于中高端新能源車市場。長安福特、上汽大眾、東風日產、東風雷諾、廣汽三菱等各大合資品牌均發布了新能源汽車規劃,將對國內自主品牌的市場形成一定的威脅。合資車企已經全線吹響了新能源汽車逆襲的號角。
日系合資全線發力
相比豐田、本田,日產在華的電動化步伐更快。
日產汽車規劃,未來五年內,日產計劃斥資1萬億日元(約613億元人民幣)加碼該領域,日產聆風(純電動車)在全球累計銷量已達到30萬輛。按東風汽車和日產的合資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東風有限”)的計劃,到2022年前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占總銷量的30%,同時,電動化關鍵零部件三年內100%國產化,實現中國電動車品牌銷量第一的目標。到2022年,東風有限將逐漸導入日產的純電動技術和e-POWER等動力技術,且旗下四大品牌(東風日產、東風啟辰、東風英菲尼迪、東風汽車)將推出20款純電動車。東風有限今年將推首款純電動車是軒逸·純電,軒逸·純電基于熱銷車型——燃油版軒逸打造而來,軒逸上半年總銷量超21萬輛,連續多月蟬聯熱銷家轎榜首。
豐田汽車則計劃,2030年前在全球電動化汽車的銷售達550萬輛以上,其中,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力爭年銷售達100萬輛以上。2017年豐田汽車就發布了包括HEV(混合動力車型)、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EV(純電動車型)、FCEV(燃料電池車型)在內的新車規劃。豐田在華的兩家合資公司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都屬于積分壓力較大的廠商,這兩大合資品牌都加速了新能源車的推出。一汽豐田投資17.62億元對泰達工廠進行了改造,為新能源汽車新增產能12萬輛。一汽豐田還將投放卡羅拉PHEV版和純電動奕澤IZOA。廣汽豐田將推出的首款純電動SUV——ix4 EV,是廣汽集團導入到廣汽豐田進行生產制造的首款車型。總體戰略,豐田合資新能源車是借用中方成熟新能源車打造。
對于積分壓力更為嚴峻的“SUV世家”廣汽三菱來說,推出新能源車型是個單向選擇題。目前,廣汽三菱通過導入廣汽集團旗下新能源車型,推出了首款新能源車——基于傳祺GS4 PHEV打造的祺智PHEV。接下來,廣汽三菱還將推出E-more純電動概念車,其量產車型有望于年內上市。
德系合資全線加速
穩重的德系車企已經完成了在新源源汽車方面的打基礎階段,開始加速推進。
大眾汽車則規劃,2025年前,大眾汽車集團將在中國推出40款新能源車。2019年起,大眾集團每月將至少推1款新能源車。目前,大眾汽車在中國銷售的新能源車有大眾e-Golf(進口引入)、大眾e-up電動版等。接下來大眾將在MQB等現有平臺上投產新能源車型,逐步實現MEB平臺的生產。大眾汽車的新能源戰略將在技術和供應鏈等方面深入本土化,目前,大眾已經與江淮、西雅特共建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開發電動汽車新產品及核心技術。此外,大眾已經在天津投資建設新能源電機項目。
大眾汽車在華合資企業上汽大眾在新能源車型推出較為滯后。不過,上汽大眾途觀L PHEV將在今年第四季度上市,這將成為大眾品牌首款在國內量產的新能源SUV。途觀L PHEV動力方面搭載1.4T發動機與最大功率為85kW的永磁同步電機,純電動模式下續航里程可達52km,百公里綜合油耗為1.9L。其他新能源車型推進方面,輝昂PHEV插電混動車、全新朗逸正純電動版、上汽斯柯達的柯迪亞克插電混動版車型,也都在排隊狀態。大眾汽車的另一家合資企業一汽-大眾大眾將于今年下半年發布新能源戰略,并在明年推出插電混動以及純電動產品。根據之前的規劃,預計一汽-大眾明年將推出高爾夫純電動、寶來純電動、邁騰PHEV以及TAYRON PHEV四款產品。
新能源走在前面的寶馬則提出,到2025年,寶馬要在全球范圍內推出25款新能源車,并計劃占有電動車市場15%-25%的份額。寶馬計劃在2018年將電動汽車的銷量提升到至少14萬輛,2019年底超過50萬輛。2017年,寶馬集團全球汽車銷量達到246.35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0.3萬輛。目前,寶馬已經在全球投放了共計10款電動化產品,包括BMW i3、BMW i8、BMW X1插電式混合動力、BMW X5插電式混合動力等5個車系共9款新能源車型,是目前豪華車品牌中新能源產品最豐富的車企業。
寶馬在中國已經推出了6款新能源車。今年,寶馬還與長城汽車建立了合資公司,發布了光束汽車,主要生產純電動寶馬 MINI車型。目前合資公司項目已經落戶張家港,首款車型將于2021年投產。
奔馳將投資100億歐元用于新能源車研發,并計劃在2022年前發布超過50款新能源車,同時旗下的傳統燃油車將全部停產停售。而到2025年,奔馳的新能源車銷售將占15-25%。奔馳也加速其在中國的新能源戰略布局,戴姆勒與北汽共同投資建設了純電動生產基地和動力電池工廠。今年2月,北京汽車與戴姆勒還共同宣布,雙方將投資超119億元打造北京奔馳全新的新能源豪華車生產基地。8年前,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就與比亞迪合作推出了騰勢純電動汽車,但銷量不太樂觀。總之,一系列新能源動作將在中國市場展開。
美系合資全線布局
兩家美系合資車企業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布局則可以用全線來形容。
福特汽車則規劃2020年前福特將在中國生產電動汽車動力總成系統,2025年前,福特品牌70%在華銷售的車型都將提供電動車版本。為此,福特汽車與眾泰汽車組建了純電動乘用車合資公司,福特方面還計劃將投入總計45億美元開發13款純電動車型,并在2020年前引入中國市場。此外,福特將在2019年年初推出一款入門級中型SUV——Territory。該款SUV由福特與江鈴汽車聯手開發,并同時提供汽油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本車型,是福特第一款新能源車型。據悉,福特Territory專為中國市場研發,它與即將于下半年上市的新一代福特福克斯和新福特福睿斯都是福特2025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上汽通用發布的電氣化發展規劃,上汽通用將于2020年前在華推出共計10款新能源車,并于2023年實現在華新能源車型總數再翻一番,達到20款。而到2025年,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三大全球品牌旗下在華將近全部車型都將實現電動化。2020年上汽通用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含混合動力)將達到15萬輛,到2025年將擴大到50萬輛。目前,上汽通用已經在產品線上完成了油電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增程式電動以及純電動全覆蓋的格局。同時,通用與本田共同在美國成立了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合資公司,未來將增加氫燃料電池車型。除此之外,上汽通用還投入了17.2億元組建電池組裝廠,欲實現旗下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的國產化。
上汽通用在國內擁有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五菱及寶駿品牌,旗下已有3款新能源產品投放中國市場,分別為凱迪拉克CT6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別克VELITE 5增程式混合動力車及寶駿E100純電動車。不久之后,別克VELITE 6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及其姊妹車型VELITE 6純電動車也將陸續上市。據別克官方統計,截至今年5月,通用汽車在華新能源車產品的累計純電動行駛里程已超過7500萬公里。
韓系合資也不手軟
北京現代也加速了本土化新能源布局。到2020年之前,北京現代將推出9款新能源車,且未來新能源車的銷量占比將超過10%。到2025年,現代汽車計劃將推出38款新能源車,涵蓋混合動力車、插電混合動力車、純電動車、氫燃料電池車。現代汽車已經開發了IONIQ項目,并于2016年發布了新能源戰略“NEW”計劃,實現了在同一平臺開發HEV、PHEV和EV三類車型的技術突破。8月7日,北京現代上市了全新索納塔PHEV,官方指導價22.28-25.68萬元,補貼后售價18.98-22.38萬元。
點評:
合資汽車品牌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有著很強的技術積累。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初期,由于市場前景不明,自主品牌搶得了市場先機,只有少量的合資品牌和進口品牌作為“陪襯”。但隨著合資汽車廠商的布局和落地完成,其產品發力已經箭在弦上,合資車企已經拉開新能源汽車逆襲大戲,接下來的新能源市場將是自主品牌與合資的較量。自主新能源在四面承壓的市場環境下,關鍵是要練內功,提高核心技術和體系化能力的競爭力,畢竟,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不是短跑,而是馬拉松,笑到最后才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