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素有“外貿晴雨表”之稱的第127屆廣交會正式拉開帷幕。本屆廣交會定于6月15日至24日舉行,保持24小時不間斷,2.5萬家參展企業將以網上推介、直播營銷等方式與采購商在線對接洽談。與往屆相比,這是廣交會第一次完全以互聯網形式呈現,也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最大規模的全球性貿易盛會。
廣交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李晉奇稱,廣交會網上舉辦既是應對疫情沖擊的務實舉措,也是全力以赴穩外貿的重要舉措和推動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幫助企業搶訂單、保市場,增強外貿企業信心;打通產銷對接堵點,穩定國際市場份額。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網上舉辦的形式可以讓歷經63年不間斷的廣交會保持其連續性,也能夠繼續發揮作為銷售中國商品的展示窗口的作用,為長期參加廣交會洽談交易的展商和采購商保持熱度與聯系。
中國外貿“晴雨表”
作為我國重要貿易促進平臺,廣交會素有“中國第一展”和“外貿晴雨表”之稱。
李晉奇稱,近年每屆廣交會參展企業約2.5萬家,到會境外采購商約20萬人,是廣大企業結識客戶、拓展國際市場的最重要渠道。廣交會上結識的客戶還帶動了會后的大量成交,參展企業會后成交額占其與廣交會客戶總成交額的比例約為八成。
劉向東也向一財記者介紹稱,通過依托大灣區這樣具有巨大輻射帶動作用的改革開放先行區和外向型生產基地,廣交會成為了一個非常廣闊的外貿窗口。
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國外貿遭遇的挑戰前所未有,企業履約接單困難凸現。同時,全球多數展會已經取消或延期,全球范圍的旅游警示、交通限制和出入境限制都極大增加了舉辦廣交會實體展的難度。因此,網上舉辦廣交會既有助于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擴大對外開放,幫助中外企業開拓市場,又能在防控疫情的同時讓貿易活動正常進行,保障展會的連續性,讓中外客商足不出戶下訂單、做生意。
“廣交會是中國商品對外展示的銷售窗口,如果被迫中斷,一些長期通過廣交會交流產品信息的商人可能就缺乏另外的渠道。廣交會從線下完全轉移到線上,能夠幫助這些商人把線下的聯系映射到線上,對穩定我國的出口具有一定的作用。換言之,廣交會的購物窗口沒有因為社交隔離而真正被隔離掉?!眲⑾驏|稱。
近年來,作為廣交會采購商重要來源地,歐美成熟市場的采購商質量穩步提升。同時,廣交會也積極優化市場布局,著力拓展拉美地區、“一帶一路”等新興市場。目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每屆采購商與會占比達到45%,并呈上升態勢;累計已有逾8000家次沿線國家和地區企業參展,是進口展最大參展群體。
首次完全走上“云端”
經過兩個多月的籌辦,本屆會期十天廣交會首次完全走上“云端”,網上展示、推介、供采對接、在線洽談等需求皆可通過官網實現。2.5萬家展商可通過圖文、視頻、3D、VR等多種形式展示商品信息,24小時全天候網上直播。而對于中外采購商來說,16個大類和50個展區的參展商品足以讓人目不暇接,在線展出的商品超過180萬件,包括電子及家電、照明、五金工具、建材、日用消費品、禮品等。
事實上,早在2003年“非典”期間,廣交會就直面過疫情的沖擊。彼時,第一次“網上廣交會”達成意向成交2.9億美元,確認成交7664萬美元,成為展會的有力補充。
對于首次整體性“搬上云端”的廣交會,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原院長霍建國對第一財經記者稱:“這是一次大膽的嘗試,這也是因為現場的面對面交易受到了疫情的限制。實際上,網上展會已經探討多年,只不過以往的使用一般是現場的展會和網上展會相結合。這次的廣交會是特殊情況下的線上交易,過后,如效果較好,在線下的現場交易得到加強的同時,可能會輔之以網上的交易會?!?/p>
李晉奇稱,為助力企業渡過難關,本屆廣交會將完全免費對參展商和采購商開放。境外采購商無須提前報名,可在展會開幕期間隨時登錄注冊觀展和洽談采購。
對此,歐美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都表現出興趣。葡萄牙及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執行董事卡洛琳娜·蓋德斯認為,本屆廣交會網上舉辦可以讓大家免去旅途辛勞,省去國際旅費及食宿費用,足不出戶就可以下訂單、做生意。
美國大紐約地區商會執行主任哈麗娜·納特亦稱,本屆廣交會網上舉辦吸引了大紐約地區商會會員企業的普遍關注。蒙古國貿易促進協會會長白格勒瑪也表示,在線觀展做生意給蒙古國采購商創造了無限商機,大大減少了參加實體展會所需的成本,是特殊時期的有益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