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屆廣交會15日在廣州開幕。記者在現場發現,民營企業占據了絕大多數展位,成為廣交會最大的參展主體。值得注意的是,本屆廣交會特別強調,要多措并舉推進外貿穩中提質,“三自三高”產品不斷增多。
據悉,本屆廣交會的境內參展企業中,國有企業1301家,占5.24%,三資企業2419家,占9.74%,民營企業21126家,占85.03%,民營企業已經成為廣交會最大的參展主體。
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2.84萬億元,增長9.9%,占進出口總值的40.6%,比去年同期提升2.3個百分點。
“民營企業已經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主力軍,而且民營企業的外貿質量在明顯提高。”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表示。
本屆廣交會還特別強調要多措并舉推進外貿穩中提質。徐兵說,圍繞今年外貿穩中提質的目標任務,第125屆廣交會持續優化展覽結構,提高組展質量。在穩住總體規模的同時,注重提升質量。
“當前,我國外貿的一個重要工作是鼓勵高技術、高質量、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廣交會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本屆廣交會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提升參展質量,各行業領軍企業持續參展,品牌企業達2296家,產品更新率超過30%,“三自三高”產品不斷增多,即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自主營銷、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及高效益。
在廣交會場館里,記者發現企業越來越注重自主創新,以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取勝。例如,老牌家電企業格蘭仕集中展現的智慧家居場景,受到了國內外采購商的青睞。格蘭仕外貿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動化制造升級的完成,為格蘭仕向數字科技型企業轉型打下堅實基礎。
不少中小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單純靠低價走“量”的時代已經結束,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才是企業努力的方向,也是未來國際化競爭中最重要的籌碼。
延伸閱讀:第125屆廣交會:進口展“一帶一路”沿線企業占六成
第12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15日在廣州開幕,展覽規模保持穩定,并繼續發揮進口展的開放型平臺作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企業是進口展最大的參展主體。
本屆廣交會分三期舉辦,繼續在第一、三期設立進口展。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徐兵介紹,進口展總面積2萬平方米,設有6個產品區,展位總數1000個,共有來自38個國家和地區的650家企業參展,有10個國家和地區展團。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企業是進口展最大參展主體。本屆廣交會進口展共有21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383家企業參展,沿線企業占比達到六成,新增波蘭、俄羅斯、烏克蘭、以色列、科威特、菲律賓等沿線國家參展企業,并有土耳其、埃及、印度、尼泊爾、馬來西亞、泰國等6個國家展團參展。
徐兵說,本屆廣交會進口展上,唯品會、網易嚴選、家樂福、沃爾瑪、華聯超市、廣州易初蓮花等專業采購商報名參會,廣州市食品商會、惠州市跨境電商協會、珠海市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等行業組織組團赴會采購。
目前,廣交會已與33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47家工商機構簽訂合作伙伴協議,雙方在招商宣傳、團組互訪、信息交流、與會服務等領域進行深入交流與合作。廣交會計劃兩至三年內與全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廣交會從第101屆開始設立進口展,對境外參展企業開放,迄今已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萬多家次企業參展,為境外企業開拓中國消費市場和全球市場提供了發展機遇。
徐兵說,廣交會已經成為推進“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近年來,沿線國家和地區平均每屆約有8萬人與會,約占總人數的40%,占比呈上升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