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2年4月13-14日,第六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盛大召開,光伏業內人士分別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月13日在“第六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
2012年4月13-14日,第六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盛大召開,光伏業內人士分別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月13日在“第六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上表示,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組織編制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已經形成文本,正進行最后的審批等待發布,根據規劃,到2015年,風電并網裝機將達到1億千瓦,年發電量1900億千瓦時,太陽能發電并網裝機將達到1500萬千瓦,將建200個能源示范縣和100個新能源城市。
國開行劉浩:與太陽能光伏企業共度難關、走向春天!
國家開發銀行香港分行行長劉浩表示,截至2011年底國家開發銀行資產突破6萬億,不良率只有0.4%,已經連續27個月低于1%,在全球排行第一。良好的風險防范與管理為國家開發銀行著重開展能源信貸和低碳金融提供保障。未來,將大力提供綠色信貸和低碳金融,節能減排和環保信貸余額達到6583億,同比增長33%。
國家開發銀行支持國際太陽能光伏業務,例如全球太陽能基金的意大利光伏電站歐洲光伏一期、上海航天汽車在意大利的光伏投資、新疆達坂城光伏項目。同時,國家開發銀行支持國內光伏核心企業如常州天合、無錫尚德、天華陽光等。
他表示,國家開發銀行將大力支持低碳新能源概念,通過資金、技術、市場等方面合作,與企業共度難關、共度寒冬、走向春天。
商務部劉丹陽:反對光伏貿易壁壘分享中國機遇
中國商務部公平貿易局副局長劉丹陽在開幕式上致辭,他表示,近年來中國新能源市場得到了長足發展,但同時面臨著諸多挑戰,如對國際市場依存度過高,產業遭遇貿易摩擦形勢非常嚴峻,中國是多年了遭遇貿易摩擦最多的國家,中國多個產品在多個國家受到限制,有著產品數量多、金額大發生頻率高和密集等特點。特別是光伏產品的雙反調查,對我們影響較為嚴重,歐洲也有可能對光伏產業發起雙反調查,中國商務部非常重視和關注光伏雙反調查案件,做了大量工作并且全力組織應對。
同時,劉丹陽表示希望新能源企業應該樹立貿易摩擦風險防范意識,加大國內市場開發力度,降低國際市場依存度,更要加強與有關國家合作,通過對話解除風險,分享中國新能源機遇,與國際企業合作,反對新能源貿易壁壘,積極推動新能源發展。
黃小祥:新能源企業苦練內功,開拓國際市場
全國工商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黃小祥表示經過30年改革開放,中國民營經濟茁壯成長,數量已經占企業總數的80%,GDP占據半壁河山。2005年國務院出臺支持民營發展的若干意見,2011年國務院公布支持民間資本投資的政策,并鼓勵民營資本投入到一些相對壟斷的行業。兩會期間,溫家寶在收聽了相關報道后指示,盡快落實支持指導民間投資細則,民營經濟發展形勢大好。
黃小祥還表示,全聯新能源商會在全國工商聯的指導下,通過商會平臺,加強和出盡企業交流、團結一致、苦練內功,提升競爭力,開拓國際市場。
石元春院士:對中國新能源市場和企業充滿期待
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教授在第六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發表致辭,他表示近200年里化石能源為人類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化石能源不可再生,21世紀傳統能源將面臨枯竭。同時,由于化石能源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破壞,世界環境問題不斷升級。將使得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成為21世紀冉冉升起的能源新星。
美國總統奧巴馬曾說,掌握未來能源的國家將主導世界。可見未來能源的戰爭,將是各國的首要戰略任務。中國是一個崛起的大國,能源消費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如何在這個歷史時刻搶占新能源制高點,抓住新能源歷史機遇,使中國成為一個新能源王國?并涌現世界頂尖的新能源企業?石元春院士表示對中國新能源市場和企業充滿期待。
李俊峰:2012年中國太陽能光伏安裝量將達5~7GW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主任委員李俊峰發布主題演講,他表示全球太陽發展面臨轉型階段,對制造商來說是困難時期,但是對于新能源市場是關鍵轉型時期,全球新能源市場機遇已經到來,伴隨新能源產品價格越來越便宜,市場規模越來越大。通過本次論壇交流市場、政策和企業面臨的問題,加強全球企業合作用最先進技術為全人類提供優質的、廉價的新能源產品。
他還表示未來2-3年中國將成為太陽能光伏利用的最大市場,2011年中國安裝超過3GW,2012年李俊峰主任個人預計中國太陽能光伏安裝量將達5~7GW
李河君:未來5-10年,中國將成為光伏大國
全國政協委員、全聯新能源商會會長、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先生發布主題演講,李河君會長稱近期新能源代表產業太陽能光伏行業由于歐債危機、美國雙反出現一些階段性困難。短期階段影響中國在歐洲和美國運作,但光伏產業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通過美國雙反可以調整產業升級加速企業整合和技術進步,鍛煉企業與企業家的國家化管理水平,并通過打開國內市場,為中國提供新能源,未來5-10年,中國將成為光伏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