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的努力爭取下,“科技部調研組超硬材料產業發展座談會”于2010年8月5日在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召開。參加本次座談會的政府官員有:中國科技部調研官劉琦巖主任、調研員衛小松、許江萍、建材部副主任左振軍、河南省科技廳高新處副主任科員馬慶波、鄭州高新區科技局局長鄭巖松、河南省科技廳高新處副處長劉洋、鄭州超硬材料產業園副主任王輝。
座談會承辦單位的領導: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所長、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理事長朱峰、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秘書長李志宏。
超硬材料及制品企業的與會代表,有從事超硬材料及制品的研究單位、超硬材料單晶、超硬材料聚晶復合片和超硬材料制品生產企業及專業媒體: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院長,桂林特邦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智、廣東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育航、博深工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煥成、河南四方達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海江、武漢萬邦激光金剛石工具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平、河南富耐克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李劍、北京安泰鋼研超硬材料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哲、鄭州市鉆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鳳鳴、鄭州新亞復合超硬材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趙云良、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趙清國等。超硬材料分會網站—中國超硬材料網經理劉金昌和編輯部部長邵紅貴應邀參加了本次座談會。
為了貫徹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方針,打造具有產業特色鮮明、創新能力持續、規模效益顯著的新興戰略性產業,科技部組織調研組對中國超硬材料行業進行全面而深入的調查。這是對中國超硬材料行業幾十年發展的充分肯定和鼓勵。充分表明國家對超硬材料及制品產業的高度重視。也是超硬材料及制品產業的企業代表,向國家科技部及有關部門匯報我國超硬材料及制品產業的現狀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爭取國家在產業政策方面給予支持的極佳機會。
身處一線的與會代表均為企業的高管和專家,十分熟悉超硬材料及制品產業的國內外情況,對超硬材料及制品產業在國民濟中的重要性理解深刻,因此積極建言獻策,發言踴躍。1963年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的誕生揭開了中國超硬材料產業發展的序幕。經過四十余年櫛風沐雨的奮斗,中國超硬材料及制品產業行成了從超硬材料、制品、原輔材料及專用設備儀器的產業群體和相對完善的產、學、研創新體系,成為在世界超硬材料行業中舉足輕重的特色產業,并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超硬材料產業的格局,成為世界超硬材料產業的主導力量之一。超硬材料及制品已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軍工、地質勘探、冶金、石油、煤炭、汽車、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等國家的支柱產業;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超硬材料及制品生產基地,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特別是全球發展低碳經濟以來,對于光伏發電、LED、IT等一些新興低碳產業而言,超硬材料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不可或缺的。
代表們希望國家能夠在政策層面對超硬材料及制品產業給予支持,給予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正確定位、在關鍵技術的研發上予以國家立項、高校要加強創新人才的培養、建立產業標準化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快超硬材料用制品應用推廣和市場培育工作、建立國家一級超硬材料協會等。以適應中國超硬材料產業的快速發展的趨勢。縮小我國超硬材料及制品產業與國外的差距,促使我國超硬材料產業率先成為掌握國際話語權的中國工業產業之一。
科技部調研人員認真地聽取了行業企業代表們的匯報,對中國超硬材料產業的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一定會將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如實的匯報給部里,希望對高層決策和中國超硬材料及制品產業的發展有所裨益,同時也希望中國超硬材料產業的同行們能夠再接再厲,團結向上,合理產業結構,量化產業標準,形成產業集群優勢;同時,還要努力突破自身的發展瓶頸,不斷探索新的應用領域,保持目前的產業優勢,并逐漸將相對優勢轉化為絕對優勢。
本次座談會代表們的意見和建議起到了重要作用,國家把“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七大產業列為新階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其中的新材料項下寫入了超硬材料及制品,把超硬材料及制品作為“十二五”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對我國超硬材料及制品的高速發展起重要作用。